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4日
汉阴县 千亩拐枣喜丰收
本报讯(记者 李冀安 通讯员 张辉 吕亨未)立冬时节,汉阴县城关镇平安村千亩拐枣园硕果盈枝,农户们穿梭林间,忙着采摘、筛选、打包,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今年果子结得更繁密,每天能摘100来斤,家门口就能卖,销路不愁!”11月10日,种植户李登斌一边采摘果子一边算起收益,“我家10多亩拐枣林,去年卖鲜果、酿拐枣酒挣了2万多元。今年收成更好,收入肯定能再涨。”在平安村,像李登斌这样靠拐枣增收的农户不在少数。
平安村种植拐枣历史悠久。过去,农户多为零散种植,规模小、效益低。近年来,该村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机制,整合荒山资源,“连线成片、定点建园”发展千亩生态拐枣林,昔日荒坡地变身梯田果园,不仅实现固土保水改善生态,更成为村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如今,平安村拐枣产业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完整链条。新鲜拐枣除直接外销外,还被加工成拐枣酒、拐枣饮料等特色产品,其中村酿拐枣酒凭借传统工艺成为知名产品,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各地。同时,该村将拐枣产业与“庭院经济”、乡村旅游相结合,进一步激发群众种植热情,拓宽增收路径。
“平安村拐枣产业是全镇林果产业发展的缩影。”城关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张学珍介绍,目前全镇各类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超1.2万亩,带动800余户农户增收。林果经济绿了山川、美了乡村。
“今年果子结得更繁密,每天能摘100来斤,家门口就能卖,销路不愁!”11月10日,种植户李登斌一边采摘果子一边算起收益,“我家10多亩拐枣林,去年卖鲜果、酿拐枣酒挣了2万多元。今年收成更好,收入肯定能再涨。”在平安村,像李登斌这样靠拐枣增收的农户不在少数。
平安村种植拐枣历史悠久。过去,农户多为零散种植,规模小、效益低。近年来,该村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机制,整合荒山资源,“连线成片、定点建园”发展千亩生态拐枣林,昔日荒坡地变身梯田果园,不仅实现固土保水改善生态,更成为村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如今,平安村拐枣产业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完整链条。新鲜拐枣除直接外销外,还被加工成拐枣酒、拐枣饮料等特色产品,其中村酿拐枣酒凭借传统工艺成为知名产品,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各地。同时,该村将拐枣产业与“庭院经济”、乡村旅游相结合,进一步激发群众种植热情,拓宽增收路径。
“平安村拐枣产业是全镇林果产业发展的缩影。”城关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张学珍介绍,目前全镇各类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超1.2万亩,带动800余户农户增收。林果经济绿了山川、美了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