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4日
“北方养鱼”跃出黄土高原
本报记者 杨磊 通讯员 樊俊虎
11月5日,吴起县长城镇边墙渠水库的3000亩水面上,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捕捞景象。一尾尾肥硕的鲢鱼在网中翻滚跳跃,工人们忙着称重装车,将这批来自黄土高原的鲜活水产品,连夜运往成都、重庆等南方市场。
“今天这一网捕了10万多斤,产值超过340万元。”吴起县涌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蔡永权介绍。自2020年承包该水库开展大水面生态养殖以来,公司累计投放鱼苗超千万尾,不仅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还通过“以鱼净水”模式,有效改善了水库水质。
这一筐筐北上高原、南下游入长江的鲜鱼,赢得了客商和消费者的广泛赞誉。来自四川的收鱼“常客”陈善友对此深有体会:“我在吴起采购鲜鱼3年了,这里的鱼肉质鲜、嫩,口感纯正,在我们那边市场特别受欢迎。”
“北方养鱼、南方热卖”的生动局面,源于吴起县20多年来坚定不移的生态建设。1998年,该县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将林草覆盖率从19.2%大幅提升至如今的72.9%。山变绿了,水变清了,为发展生态渔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吴起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延富介绍,目前该县有效水域养殖面积已达1.2万亩,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利用库坝资源发展花鲢大水面生态养殖,守护水域生态;发展温室陆基圆桶设施渔业,高密度养殖鲈鱼等高端品种;创新改造盐碱荒地,推广稻蟹综合种养,实现“变废为宝、一田多收”。这些模式让120余户养殖户吃上了“生态饭”,走上了致富路。
王延富表示,今年全县水产品产量预计达540吨,产值有望突破1300万元。下一步,吴起县将持续扩大生态养殖规模,推动设施渔业智能化升级,并积极拓展休闲渔业与品牌营销,让生态渔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11月5日,吴起县长城镇边墙渠水库的3000亩水面上,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捕捞景象。一尾尾肥硕的鲢鱼在网中翻滚跳跃,工人们忙着称重装车,将这批来自黄土高原的鲜活水产品,连夜运往成都、重庆等南方市场。
“今天这一网捕了10万多斤,产值超过340万元。”吴起县涌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蔡永权介绍。自2020年承包该水库开展大水面生态养殖以来,公司累计投放鱼苗超千万尾,不仅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还通过“以鱼净水”模式,有效改善了水库水质。
这一筐筐北上高原、南下游入长江的鲜鱼,赢得了客商和消费者的广泛赞誉。来自四川的收鱼“常客”陈善友对此深有体会:“我在吴起采购鲜鱼3年了,这里的鱼肉质鲜、嫩,口感纯正,在我们那边市场特别受欢迎。”
“北方养鱼、南方热卖”的生动局面,源于吴起县20多年来坚定不移的生态建设。1998年,该县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将林草覆盖率从19.2%大幅提升至如今的72.9%。山变绿了,水变清了,为发展生态渔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吴起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延富介绍,目前该县有效水域养殖面积已达1.2万亩,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利用库坝资源发展花鲢大水面生态养殖,守护水域生态;发展温室陆基圆桶设施渔业,高密度养殖鲈鱼等高端品种;创新改造盐碱荒地,推广稻蟹综合种养,实现“变废为宝、一田多收”。这些模式让120余户养殖户吃上了“生态饭”,走上了致富路。
王延富表示,今年全县水产品产量预计达540吨,产值有望突破1300万元。下一步,吴起县将持续扩大生态养殖规模,推动设施渔业智能化升级,并积极拓展休闲渔业与品牌营销,让生态渔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