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4日
佛坪盘活闲置资产 铺就旅游致富路
本报讯(通讯员 邸良茹 赵星莉)11月11日,笔者从佛坪县文化和旅游局获悉:深居秦岭腹地的佛坪县,凭借独特的大熊猫、山茱萸等生态文旅资源,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模式创新与业态融合,成功将县域内大量闲置房屋、老旧建筑、闲置集体用地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与旅游发展的“金钥匙”,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有效激活“沉睡资源”,佛坪县首先对全域闲置资产进行了系统摸排,建立了涵盖闲置农房、废弃校舍、老旧厂房等5大类50余处资源的详细台账。在此基础上,佛坪县里出台了民宿产业提升系列实施方案和支持政策,明确划定五大主题民宿集群,并整合财政涉农资金8000余万元,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超过3亿元投入。审批服务优化方面,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并对不同等级民宿给予最高5万元的消费券奖励,确保政策红利直达经营主体。目前,全县已成功盘活闲置资产53处,培育涉旅企业58家、民宿26家,形成了覆盖高、中、低端的多元化旅游供给体系。
在盘活路径上,佛坪县探索出跨区域联建、品牌合作、部门协同三大创新模式。长角坝镇龙草坪村与西安市莲湖区五一社区“跨区域牵手”,投入近6000万元将闲置“烂尾楼”改造为云间康养度假酒店,带动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并提供40余个就业岗位。西岔河镇引入贝壳找房集团,对闲置土坯房进行“修旧如旧”式改造,打造贝壳山居民宿,2024年为村民分红118万元。同时,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将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累计为20余个项目解决难题40余件,显著提升了项目落地效率。
以盘活的闲置资产为节点,佛坪县积极推动“民宿+”多业态融合发展。山觅客栈、不语庭院等特色民宿通过增设自然课堂、举办星空音乐会和非遗活动,丰富了游客体验。通过将民宿集群与红军旧址、山茱萸花海等核心景点串联,打造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其中“熊猫+山茱萸”春季之旅成为精品线路。配套方面,新建旅游专线公路30余公里,新增停车场12个、旅游厕所20座,服务体系持续完善。
强有力的品牌营销同样功不可没。“佛坪文旅”等线上话题点击量破亿次,线下举办的半程马拉松、茱萸花海踏春游等活动影响力持续扩大,并发放旅游消费券500万元。“十四五”以来,全县旅游总投资达41.1亿元,2024年民宿收入超7000万元,累计带动150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其中脱贫户超过300人。盘活闲置资产,已成为佛坪县实现乡村振兴与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的关键举措。
为有效激活“沉睡资源”,佛坪县首先对全域闲置资产进行了系统摸排,建立了涵盖闲置农房、废弃校舍、老旧厂房等5大类50余处资源的详细台账。在此基础上,佛坪县里出台了民宿产业提升系列实施方案和支持政策,明确划定五大主题民宿集群,并整合财政涉农资金8000余万元,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超过3亿元投入。审批服务优化方面,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并对不同等级民宿给予最高5万元的消费券奖励,确保政策红利直达经营主体。目前,全县已成功盘活闲置资产53处,培育涉旅企业58家、民宿26家,形成了覆盖高、中、低端的多元化旅游供给体系。
在盘活路径上,佛坪县探索出跨区域联建、品牌合作、部门协同三大创新模式。长角坝镇龙草坪村与西安市莲湖区五一社区“跨区域牵手”,投入近6000万元将闲置“烂尾楼”改造为云间康养度假酒店,带动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并提供40余个就业岗位。西岔河镇引入贝壳找房集团,对闲置土坯房进行“修旧如旧”式改造,打造贝壳山居民宿,2024年为村民分红118万元。同时,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将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累计为20余个项目解决难题40余件,显著提升了项目落地效率。
以盘活的闲置资产为节点,佛坪县积极推动“民宿+”多业态融合发展。山觅客栈、不语庭院等特色民宿通过增设自然课堂、举办星空音乐会和非遗活动,丰富了游客体验。通过将民宿集群与红军旧址、山茱萸花海等核心景点串联,打造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其中“熊猫+山茱萸”春季之旅成为精品线路。配套方面,新建旅游专线公路30余公里,新增停车场12个、旅游厕所20座,服务体系持续完善。
强有力的品牌营销同样功不可没。“佛坪文旅”等线上话题点击量破亿次,线下举办的半程马拉松、茱萸花海踏春游等活动影响力持续扩大,并发放旅游消费券500万元。“十四五”以来,全县旅游总投资达41.1亿元,2024年民宿收入超7000万元,累计带动150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其中脱贫户超过300人。盘活闲置资产,已成为佛坪县实现乡村振兴与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的关键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