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29日
甘做小麦育种人
张养利在测量“渭麦9号”株高。
编者按
今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到来之际,我们推出特别报道,聚焦基层最美科技工作者、水稻育种专家、高级农艺师,请他们讲述把田间地头当“讲堂”,用科技服务“三农”的故事。
王军锋 文/图
面朝黄土背朝天,他用一生只干一件事的精神致力于小麦育种科研,守护着那方试验田,从秋播到夏收,只为“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他,就是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渭南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室主任——张养利。
5、10、15……
坐在桌子前,透过眼镜片,张养利一边用竹签拨着,一边用心数着麦粒,神情专注。数够31粒,装入牛皮纸小袋子,拿起笔,标注上行号。一袋袋小麦种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种子箱。
1995年,从西北农业大学(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的张养利被分配到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现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事小麦育种工作,研究方向是旱地小麦。渭南农科院科研基地建在蒲城县孙镇甘北村,是全国研究旱地小麦最佳区域之一。29年时间里,张养利一直坚守在这里从事农业科学研究。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在考种室里,我们用尺子量株高、穗长,用秤称小麦产量,用自制的‘布鞋底搓麦器’搓捻麦穗,通过眼观、牙咬等方式确定品质好的种子。”张养利回忆说,那时他经常牵着骡子来到试验田,跟着农民一起耙地、耱地、划线、割排、开沟、溜种。这是新品系鉴定和小区比较试验的耕种方式。
2000年,随着设施农业的推广,科研人员纷纷转岗,原来由7人组成的小麦研究团队只剩下张养利和他的助手曹三潮,试验田也从50亩锐减到12亩,加上遇到干旱天气,小麦种质资源仅剩200多份。这对初任小麦研究课题组组长的张养利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为了征集种质资源,张养利通过写信向全国各地小麦研究部门征集到10多份,又和同学联系征集到300多份,但大多数是水地小麦材料,能用的少之又少。
经过科学、精心管理,2003年夏天,试验田小麦喜获丰收。秋播时,张养利选用90多份亲本配成400多个组合,启动新一轮研究计划。没有科研经费,没有试验设备,就凭着一股“牛劲儿”,张养利咬牙向前。
2011年,试验田出现了兼具抗旱、丰产特性的小麦品系。经过两年的鉴定品比试验,该小麦品系性状稳定,张养利为其起名“渭麦9号”。2015年,张养利带着“渭麦9号”参加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21年6月9日,“渭麦9号”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成为渭南市粮食生产30年来最高科技成果。
2021年6月10日,“渭麦9号”测产结果为亩均产量421.2公斤,创渭北旱塬小麦产量新高;2022年6月3日,“渭麦9号”测产结果为亩均产量601.6公斤,创全国旱薄地小麦产量新高。目前,“渭麦9号”已在渭北旱地及省外示范推广10万余亩。
浇灌着汗水的麦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2022年,“渭麦”系列有7个品系参加省级品种审定试验,2个品系参加国家级品种审定试验。“目前,我们的小麦种质资源已丰富到1700余份,试验田规模扩大到120余亩”。
今年,“渭麦”系列小麦共有“渭麦16”“渭麦19”“渭麦20”等6个品种参加了国家和省级小麦品种审定试验。其中,“渭麦19”在我省旱地小麦品种审定试验蒲城县孙镇试验点亩产610公斤,居参试品种首位,表现出突出的丰产性。
“努力让粮食丰收、让人们吃好饭是我们育种人一生不变的追求。”张养利用坚守诠释着小麦育种人的情怀:在广袤的田野上,播撒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让百姓牢牢端稳自己手中的饭碗。
编者按
今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到来之际,我们推出特别报道,聚焦基层最美科技工作者、水稻育种专家、高级农艺师,请他们讲述把田间地头当“讲堂”,用科技服务“三农”的故事。
王军锋 文/图
面朝黄土背朝天,他用一生只干一件事的精神致力于小麦育种科研,守护着那方试验田,从秋播到夏收,只为“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他,就是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渭南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室主任——张养利。
5、10、15……
坐在桌子前,透过眼镜片,张养利一边用竹签拨着,一边用心数着麦粒,神情专注。数够31粒,装入牛皮纸小袋子,拿起笔,标注上行号。一袋袋小麦种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种子箱。
1995年,从西北农业大学(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的张养利被分配到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现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事小麦育种工作,研究方向是旱地小麦。渭南农科院科研基地建在蒲城县孙镇甘北村,是全国研究旱地小麦最佳区域之一。29年时间里,张养利一直坚守在这里从事农业科学研究。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在考种室里,我们用尺子量株高、穗长,用秤称小麦产量,用自制的‘布鞋底搓麦器’搓捻麦穗,通过眼观、牙咬等方式确定品质好的种子。”张养利回忆说,那时他经常牵着骡子来到试验田,跟着农民一起耙地、耱地、划线、割排、开沟、溜种。这是新品系鉴定和小区比较试验的耕种方式。
2000年,随着设施农业的推广,科研人员纷纷转岗,原来由7人组成的小麦研究团队只剩下张养利和他的助手曹三潮,试验田也从50亩锐减到12亩,加上遇到干旱天气,小麦种质资源仅剩200多份。这对初任小麦研究课题组组长的张养利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为了征集种质资源,张养利通过写信向全国各地小麦研究部门征集到10多份,又和同学联系征集到300多份,但大多数是水地小麦材料,能用的少之又少。
经过科学、精心管理,2003年夏天,试验田小麦喜获丰收。秋播时,张养利选用90多份亲本配成400多个组合,启动新一轮研究计划。没有科研经费,没有试验设备,就凭着一股“牛劲儿”,张养利咬牙向前。
2011年,试验田出现了兼具抗旱、丰产特性的小麦品系。经过两年的鉴定品比试验,该小麦品系性状稳定,张养利为其起名“渭麦9号”。2015年,张养利带着“渭麦9号”参加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21年6月9日,“渭麦9号”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成为渭南市粮食生产30年来最高科技成果。
2021年6月10日,“渭麦9号”测产结果为亩均产量421.2公斤,创渭北旱塬小麦产量新高;2022年6月3日,“渭麦9号”测产结果为亩均产量601.6公斤,创全国旱薄地小麦产量新高。目前,“渭麦9号”已在渭北旱地及省外示范推广10万余亩。
浇灌着汗水的麦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2022年,“渭麦”系列有7个品系参加省级品种审定试验,2个品系参加国家级品种审定试验。“目前,我们的小麦种质资源已丰富到1700余份,试验田规模扩大到120余亩”。
今年,“渭麦”系列小麦共有“渭麦16”“渭麦19”“渭麦20”等6个品种参加了国家和省级小麦品种审定试验。其中,“渭麦19”在我省旱地小麦品种审定试验蒲城县孙镇试验点亩产610公斤,居参试品种首位,表现出突出的丰产性。
“努力让粮食丰收、让人们吃好饭是我们育种人一生不变的追求。”张养利用坚守诠释着小麦育种人的情怀:在广袤的田野上,播撒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让百姓牢牢端稳自己手中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