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以“五色画卷”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汉中农合机构全力支农支小支实
    洋县联社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了解资金需求情况。

  本报记者 赖雅芬 文/图
  今年以来,汉中农合机构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在支农支小支实的金融前线,以脚步耕耘共富共美的天汉沃土,一脉源源流淌的金融“活水”,晕染开一幅倾心倾情的“五色画卷”。
  一抹科技蓝
  在镇巴县巴山镇钟家营村海拔1000多米的山坡上,一条银色轨道蜿蜒而上,满载500公斤天麻棒材的单轨运输机25分钟即可完成山脚至山顶的运输。“过去需要3个劳力肩扛一整天。”5月16日,返乡创业的“新农人”马波感慨道。2019年,他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回乡投身现代农业,却在购置农机时遭遇资金瓶颈。镇巴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快速发放20万元低息贷款。如今这条价值15万元的运输轨道不仅节省70%人工成本,更通过政策贴息降低30%设备成本。
  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马波的高山脆红李果园从最初的100亩发展到如今的350余亩,并套种中药材100余亩,他的“智慧果园”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今年3月,镇巴农商银行再次伸出援手,追加30万元农户经营性贷款,支持马波发展水肥一体化滴灌工程建设。如今的果园里,传感器实时监测墒情,滴灌管网精准输送养分,冷藏库、蓄水池等设施一应俱全。预计2025年产量达2万公斤,营收达100万元,可带动10余户村民就业。“从‘面朝黄土’到‘数字种田’,镇巴农商银行让我的农业梦拔节生长。”马波感激地说。
  像马波这样的故事,在镇巴农商银行的服务辖区内不断上演。近年来,镇巴农商银行积极组织客户经理深入乡村一线,全面了解农户和农业企业的资金需求,开辟绿色信贷通道,简化贷款手续。同时,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减轻农户的利息负担,并积极与农担公司、劳动服务局等机构对接,实地考察农户经营情况,为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一抹生态绿
  最近,洋县联社积极响应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成功为一家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发放一笔380万元专项贷款,以助力绿色产业发展,践行社会责任担当。
  该公司作为本地废品回收行业重点企业,长期致力于各类废品的回收、分拣及再利用业务,为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日常运营及资金周转上还面临着较大压力。
  洋县联社新城信用社在常态化走访中获悉后,迅速组建专项服务小组,深入了解企业运营模式、资金流向及发展规划,积极与企业、贷款审批部门对接,以严谨、便捷的服务,仅用3个工作日,就完成了从贷款申请到资金到账的全流程服务。同时,还给予了贷款利率优惠。
  “信用社的服务既专业又快捷,真正为我们企业解决问题,值得信赖!”公司负责人感慨道。后期,洋县联社将持续践行服务初心,持续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一抹志愿红
  4月17日,西乡钟家沟景区开园首日,西乡农商银行创新采用“文旅+金融”融合模式,在人流密集的景区入口、村委会文化广场设立“金融知识驿站”,同步开展反诈宣传、普惠金融政策解读等系列活动,现场解答“刷单返利骗局”“微信百万保障骗局”“高息理财陷阱”等常见问题。针对老年游客,西乡农商银行开设“方言课堂”,用当地方言讲解“保健品诈骗”“养老集资”案例,增强理解度;针对年轻游客,通过景区LED屏轮播反诈短视频,吸引关注并引导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针对商户经营者,联合钟家沟村委会,为周边特约商户提供云音响维护服务,同步讲解商户贷政策。
  结合钟家沟茶园特色,西乡农商银行定制茶农金融服务指南,涵盖助农贷款、电子银行操作等内容,并与骆家坝镇政府、景区运营方达成合作共识,建立“茶产业链金融服务群”,为茶农、茶企提供线上咨询,已吸纳成员30余人,对接茶叶收购专项贷款需求4笔共20万元。
  一抹养老银
  清晨,薄雾还笼罩着佛坪县,佛坪农商银行袁家庄支行的大门已按时敞开。“梁奶奶,您来啦!快坐着歇歇!”大堂经理小刘快步上前,搀扶起拄着拐杖的八旬老人。
  专心服务传递金融温度。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佛坪农商银行始终将“柜面服务是民心工程”作为行动准则。针对老年客户,网点设立“适老服务专窗”,配备老花镜、放大镜等设施。老人看不清存折,柜员逐字朗读;在指纹仪前手足无措,工作人员便耐心引导。“您别急,我们多试几次”,这样的安抚每日重复数十次,服务热情却从未减退。
  贴心相伴化解客户烦忧。“李爷爷,您的高龄补贴到账了。”“王阿姨,您的存款还有3天到期,现在取利息会受损失。”一句句简单对话的背后,是佛坪农商银行建立的“特殊客户服务档案”,柜面工作人员已熟记多位老人的金融习惯,主动提醒业务节点,用“多问一句、多记一笔”,解决老年人“记不住、跑不动”的难题。
  良心坚守扎根百姓身边。即便智能服务普及,佛坪农商银行依然保留人工柜面的“慢服务”。面对反复询问余额的老人,立即打印明细单详细解说;遇到徒步而来的客户,大堂经理赶紧递上热茶。支行长常说:“机器再智能,也替代不了人心。我们要做老百姓随时能进的银行,更要成为他们放心托付积蓄的银行。”
  放心托付守护资金安全。在柜面服务中,佛坪农商银行严格遵循“钱账笔笔清、问答声声应”,通过“双人复核”“老年人业务绿色通道”等机制,兼顾资金安全与服务效率,赢得群众“钱存在这里,我们睡得踏实”的认可。
  一抹暖心黄
  每年春茶采摘季,对镇巴当地的收茶公司而言,是与茶农携手收获的关键期。然而,以往零钱短缺的问题常常让交易陷入僵局,既耽误茶农时间,也影响收茶进度。镇巴农商银行泾洋支行敏锐洞察到这一痛点,以贴心的零钱兑换服务,为收茶交易顺畅保驾护航。
  为确保零钱储备充足,泾洋支行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加大对20元、10元、5元、1元等小面额人民币的调配力度。同时,优化内部业务流程,在营业大厅专门开辟了零钱兑换“绿色通道”,安排业务熟练、服务热情的工作人员负责此项业务,为收茶公司提供优先、高效的兑换服务。
  除网点服务外,泾洋支行主动深入收茶公司了解零钱需求,将零钱整理、分类、打包,再送货上门,大大节省了收茶公司的时间和精力。一位收茶公司的负责人感慨道:“以前换零钱麻烦,现在农商银行主动帮忙,还直接送上门,让我们能把更多心思放在收茶上,真是帮了大忙!”
  在提供零钱兑换服务的过程中,泾洋支行工作人员还不忘向收茶公司和茶农宣传金融知识,包括人民币真伪鉴别方法、反假币知识以及防范金融诈骗技巧等,提高大家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用实际行动诠释“金融为民”的理念。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