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芍药花开幸福来
    5月18日,村民抱着刚采摘的芍药花。

  肖云 本报记者 靳天龙 文/图
  春末夏初,商洛市洛南县石门镇张湾村50亩芍药基地里,粉白、紫红的花蕾压弯了枝头,即将迎来一场盛大的绽放。
  5月18日,相隔不远的张湾村委会,数十名花农正麻利地分拣刚采收的鲜切花。“一个月前,村里的芍药花被一名昆明客商全预订了,3天之后空运过去,正好赶上开花。”张湾村党支部书记孙有良眉眼带笑地说。
  芍药喜凉,张湾村光照充足,早晚温差大,土壤肥沃,为芍药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产出的芍药花朵大、花色艳、花香浓郁,有明显的市场优势。
  然而,在此之前,为选定脱贫致富主导产业,张湾村没少走弯路。“以前陆续种过朝天椒、万寿菊、苍术等,效益都不好。”孙有良说,2017年,在帮扶单位商洛市林业局的建议下,村上从“芍药之乡”山东引进芍药花种,在七组试种了一片,没想到长势很好。并且,山东的芍药刚下市,这边的就上市了,刚好打了时间差,预约订单纷至沓来。
  2020年8月6日,一场特大暴雨将村民3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芍药地被黄龙河的沙石摧毁,只剩下根茎露在外面。”孙有良说,灾后,他们在六组另行选址,谁料一年后又一场水灾,将新建的芍药基地冲得七零八落,差点吹灭了全村人的热情。
  回忆过去,孙有良心痛地说,两次受灾共损失150万元,这也是为选址不当付出的沉重代价。总结经验后,他们多方考察,将基地选在远离河道,地势较高的一组和九组,并多方争取资金,重新开始。
  2024年,芍药鲜花为张湾村集体增收3万元。“鲜切花能卖钱,芍药根也有药用价值,等到一定年限了就能挖出来卖。”孙有良说,芍药产业无形中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一些不达标的花枝留在地里,到了四五月开花季,灿如云霞的花海吸引了大量游人前来拍照打卡,一向沉寂的张湾村火了。
  近两年,常有上海、四川、云南等地的客商来张湾村考察,有的想签长期订单,有的想代销,还有的想投资种植,但常因芍药种植规模小而受限。
  为突破这一瓶颈,县上、镇上和村上作出了很多努力,孙有良说,现在的包扶单位——洛南县残联共投入15万元扶持资金,今年3月县发展和改革局又拨付了8万元发展资金。年初,村上建了冷库,解决了鲜花存储的难题;为了抗旱,还专门打了2口水井;针对冷藏车少,鲜花运送途中保鲜问题,也正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孙有良粗略估算了一下,如果把全村10个组可利用的土地种上芍药,种植面积可达500多亩。“到时候,黄龙河沿线10公里 全是芍药,该有多好看呀!”孙有良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