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8日
雨中书事
马瑞林
幼时最喜欢雨天,比起晴天里热烈自由地玩耍,雨天更多了一份安静与惬意。每当这时,母亲总会温柔地教我读书写字,带我在书中寻找宁静。“静心养性”这四个字,在我小小的心中充满神秘,等着我在雨天里静静探寻。
书架上整齐码着四大名著、唐诗宋词,我最钟情那套《西游记》连环画。被雨水打湿的黄昏,便在油墨香里缓缓流转。猴王出世、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的画卷,在雨声中愈发鲜活。即便情节早已烂熟于心,每逢雨天,我仍会将泛黄的画册摊在膝头,任雨丝与金箍棒一同跃动。
上学后,课本里的方块字,像蒙着雾气的玻璃,让我看不清其中真意。阅读理解题如同天书,作者那些九曲回肠的情感,到我笔下就成了直白的表述。师长们念叨的“书中自有千钟粟”,在我听来不过是催眠曲,尤其是细雨敲窗时,瞌睡虫总会在字里行间游荡。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高三。那位带着晨露般清新气息的老师,用春风化雨的教导,让沉睡的文字有了温度。课本里的诗词歌赋,不再是应付考试的工具,而是照进心田的月光。那个雨季,我的笔尖第一次流淌出带着温度的文字,作文本上也开始出现饱含真情的段落。
大学四年,电子书取代了纸质书,游戏音效淹没了雨打芭蕉的声响。从家里带来的文学书籍,成了书架上沉默的摆设。某个被雨声惊醒的深夜,指尖划过冰凉的屏幕,我突然惊觉文字已离我如此遥远。直到毕业论文的截止日期临近,面对空白的文档,我才惊出一身冷汗,那些曾经信手拈来的词句,不知何时已随岁月流逝。
真正与文字重修旧好,是在工作之后。单位鼓励以笔会友,看着同事们妙笔生花,我心里那潭死水泛起微澜。同事说:“写作就像听雨,要静下心来。”这句话如钥匙般打开了尘封的记忆。我开始在雨声里重拾书本,从最初每日读几页,渐渐变成了习惯性的期待。一天深夜收拾旧物,高中课本从箱底滑落,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顿时有了鲜活的温度。
如今,我会在雨天坐在窗边,看雨珠在玻璃窗上画出蜿蜒的溪流。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与雨声交织成曲。那些曾让我头疼的散文,如今读来竟有故人重逢的亲切感。
雨霁云开时,推开窗棂,湿润的空气中浮动着草木清香,书页上的文字在阳光下流转生辉。我终于明白,这方知之间的黑白世界,原是通向星辰大海的任意门,就像童年时被雨水模糊的玻璃,终在某个细雨如酥的清晨,映照出整个世界的光华。
幼时最喜欢雨天,比起晴天里热烈自由地玩耍,雨天更多了一份安静与惬意。每当这时,母亲总会温柔地教我读书写字,带我在书中寻找宁静。“静心养性”这四个字,在我小小的心中充满神秘,等着我在雨天里静静探寻。
书架上整齐码着四大名著、唐诗宋词,我最钟情那套《西游记》连环画。被雨水打湿的黄昏,便在油墨香里缓缓流转。猴王出世、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的画卷,在雨声中愈发鲜活。即便情节早已烂熟于心,每逢雨天,我仍会将泛黄的画册摊在膝头,任雨丝与金箍棒一同跃动。
上学后,课本里的方块字,像蒙着雾气的玻璃,让我看不清其中真意。阅读理解题如同天书,作者那些九曲回肠的情感,到我笔下就成了直白的表述。师长们念叨的“书中自有千钟粟”,在我听来不过是催眠曲,尤其是细雨敲窗时,瞌睡虫总会在字里行间游荡。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高三。那位带着晨露般清新气息的老师,用春风化雨的教导,让沉睡的文字有了温度。课本里的诗词歌赋,不再是应付考试的工具,而是照进心田的月光。那个雨季,我的笔尖第一次流淌出带着温度的文字,作文本上也开始出现饱含真情的段落。
大学四年,电子书取代了纸质书,游戏音效淹没了雨打芭蕉的声响。从家里带来的文学书籍,成了书架上沉默的摆设。某个被雨声惊醒的深夜,指尖划过冰凉的屏幕,我突然惊觉文字已离我如此遥远。直到毕业论文的截止日期临近,面对空白的文档,我才惊出一身冷汗,那些曾经信手拈来的词句,不知何时已随岁月流逝。
真正与文字重修旧好,是在工作之后。单位鼓励以笔会友,看着同事们妙笔生花,我心里那潭死水泛起微澜。同事说:“写作就像听雨,要静下心来。”这句话如钥匙般打开了尘封的记忆。我开始在雨声里重拾书本,从最初每日读几页,渐渐变成了习惯性的期待。一天深夜收拾旧物,高中课本从箱底滑落,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顿时有了鲜活的温度。
如今,我会在雨天坐在窗边,看雨珠在玻璃窗上画出蜿蜒的溪流。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与雨声交织成曲。那些曾让我头疼的散文,如今读来竟有故人重逢的亲切感。
雨霁云开时,推开窗棂,湿润的空气中浮动着草木清香,书页上的文字在阳光下流转生辉。我终于明白,这方知之间的黑白世界,原是通向星辰大海的任意门,就像童年时被雨水模糊的玻璃,终在某个细雨如酥的清晨,映照出整个世界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