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8日
钟爱老城

陈祖金
每一座城市,似乎都有一片老城区,小城安康亦是如此。
钟爱老城总是有些缘由。钟爱它丰厚的底蕴,钟爱它惬意的慢生活,钟爱它丰富的美食,钟爱它琐碎的人间烟火……
外地人初到安康,最重要的事莫过于逛逛东关老街。这里不仅有极具安康特色的各种小吃,更有小巷胡同。漫步其间,时光仿佛被按下慢放键。这份“慢”不刻意、不浮躁,如同城市的底色,透着沉稳与自在。
老城区最有韵味的是那些纵横交错的老巷子。各式铺面新旧交织,错落分布,别具一番美感。这里的生活与生意一样,都遵循着不紧不慢的节奏。你可以循着油泼辣子的香味儿,从鲁班巷子拐进南马道,在詹家蒸面摊前寻张方桌,点上一份干拌面;也可以穿梭于大北街和小北街,品尝正宗的五里稠酒。当然,你还可能邂逅一间咖啡馆,或是一家奶茶店,或是撞见一户晾晒棉被的人家,甚至与一只慵懒的小猫来一场奇妙相遇。
在毛细血管般的窄巷里,老式理发店、修拉锁裤腿的裁缝铺,乃至补锅修壶的铁匠铺,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老城的人情味浓郁得化不开。开斋节时,热情的回族大妈会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水饺,还不忘操心给单身汉介绍对象。尽管有人会被清真寺清晨的长调唤醒,有人会抱怨老街脏乱逼仄,但最终都在这烟火日常里寻得了心安。人与人在相互需要中彼此融合,达成一种杂芜却和谐的平衡。
巷子深处,几张旧藤椅随意散落,乍看破旧凌乱,可一旁的芍药开得正艳,层层叠叠的花瓣像天边的晚霞,热烈奔放;蔷薇顺着矮墙肆意攀爬,粉白的花朵点缀其间,嫩绿的藤蔓缠绕着椅腿向上生长。阳光和煦的日子,三五个老街坊坐在藤椅上,闲话家常,从容惬意。直爽的安康方言和婉转的秦巴腔调此起彼伏,时而伴着爽朗的笑声惊飞檐下的麻雀,时而化作绵长的乡音,成了老城最鲜活的注脚。
城市的文脉大多藏在老城。地处南北交汇的安康,城市文化丰富而多元。各种菜系和方言在这里碰撞交融,在南腔北调间,酝酿出独特的韵味。这里有老旧的房子、逼仄的街道、杂乱的公共空间,空气中甚至弥漫着牛羊肉的膻味和潮湿的霉味,并非全然美好。但恰恰是这份“杂乱无章”,容纳了生活的千姿百态。城门洞子的青砖、庄严的文庙,保存着老安康人的时代印记;育才路两旁的梧桐树,在荣枯交替间,不紧不慢地诉说着那些古老的故事。
老城像一部经典的老电影,画面或许模糊,细节未必精致,但每一帧都藏着动人故事。新与旧在此盘根错节、肆意生长,如同缠绕在老墙上的蔷薇,既保留着岁月的褶皱,又绽放着鲜活的生机。而老城始终保持着开放、松弛、自在的姿态,任由时代的风掠过,依然不紧不慢地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钟爱老城,就是钟爱它饱满而杂芜的日常,或许这才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