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19日
党建引领 “贷”动未来
本报记者 赖雅芬 通讯员 张小玲
近年来,神木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联社《关于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深化“农信党旗红”品牌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制定《关于做好五篇大文章深入推进科技金融服务的实施方案》,明确“信贷投放增加、客户覆盖持续提升、专业技能不断提升”的三大发展目标,构建政策支持有力、组织体系完善、产品服务创新、配套机制健全的“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服务体系,为区域科创企业注入强劲动能。
政策引领,精准施策。针对科技创新企业“轻资产、缺抵押、融资难”的痛点,神木农商银行立足政策导向,通过“政策宣讲+红色联建+银企对接”多维发力,推动科技金融政策直达企业。同时,依托神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炭产业特色园区等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建立科技型链主企业“名单制”精准对接机制,积极组织营销汇报,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动态优化服务策略,确保金融资源精准“滴灌”科创领域。
创新驱动,服务升级。在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神木农商银行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加快开发适配不同阶段科创企业的金融产品,形成覆盖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全链条式金融产品的服务体系。设立专营机构,组建专业化科技金融服务队伍,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推出定制化融资方案。通过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模式,破解科创企业抵押物不足难题,助力“知产”变“资产”。
截至2025年2月末,全行已发放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等贷款18户,余额12.27亿元,较年初净增4159万元,增速3.51%。贷款资金主要投向玻璃纤维制造、环保科技、新能源物流、特色农业、化工产品生产等科技行业,在彰显神木农商银行红色金融担当的同时,有效缓解了科创企业的资金压力。
下一步,神木农商银行将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机制,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通过协同联动,优化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进一步降低科创企业融资门槛。以红色初心引金融“活水”,以创新实干育科创硕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红色动能”,奋力书写“党建+金融”模式下科技金融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近年来,神木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联社《关于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深化“农信党旗红”品牌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制定《关于做好五篇大文章深入推进科技金融服务的实施方案》,明确“信贷投放增加、客户覆盖持续提升、专业技能不断提升”的三大发展目标,构建政策支持有力、组织体系完善、产品服务创新、配套机制健全的“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服务体系,为区域科创企业注入强劲动能。
政策引领,精准施策。针对科技创新企业“轻资产、缺抵押、融资难”的痛点,神木农商银行立足政策导向,通过“政策宣讲+红色联建+银企对接”多维发力,推动科技金融政策直达企业。同时,依托神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炭产业特色园区等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建立科技型链主企业“名单制”精准对接机制,积极组织营销汇报,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动态优化服务策略,确保金融资源精准“滴灌”科创领域。
创新驱动,服务升级。在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神木农商银行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加快开发适配不同阶段科创企业的金融产品,形成覆盖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全链条式金融产品的服务体系。设立专营机构,组建专业化科技金融服务队伍,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推出定制化融资方案。通过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模式,破解科创企业抵押物不足难题,助力“知产”变“资产”。
截至2025年2月末,全行已发放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等贷款18户,余额12.27亿元,较年初净增4159万元,增速3.51%。贷款资金主要投向玻璃纤维制造、环保科技、新能源物流、特色农业、化工产品生产等科技行业,在彰显神木农商银行红色金融担当的同时,有效缓解了科创企业的资金压力。
下一步,神木农商银行将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机制,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通过协同联动,优化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进一步降低科创企业融资门槛。以红色初心引金融“活水”,以创新实干育科创硕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红色动能”,奋力书写“党建+金融”模式下科技金融蓬勃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