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基层治理
汉阴:“分类强村”拓宽共富路
  本报讯(记者 黄敏 通讯员 黄伟)3月14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汉阴县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 争先进位”为统揽,持续推进“一强五好”村党组织建设,通过精准分类、科学提升、创新发展等举措,不断打牢支部强、队伍好、发展好、群众富的基础。
  抓分类、明路径。汉阴县建立县级领导联镇包抓机制,定期研究工作进度,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在强化组织领导基础上,该县组织举办“一村一名大学生”示范培训班等各类班次 5期。10个镇党委采取“村村过”的方式,对全县138个村进行全覆盖研判分析,并精准划分类别、制定措施,确保争先进位目标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各村党组织主动夯实责任,强力推进任务落实,一批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得到有效解决,形成了干部有目标、事事有成效、村村争进位的良好格局。
  抓补短、扬优势。汉阴县围绕“一类”村巩固提升,制定实施夯基、垒台、先锋、带富、清朗、导引“六大行动”,60个“一类”村党组织精准制定工作提升措施420余项,确保“先进更前进”。该县紧盯“二类”村存在的短板弱项,整合党建、产业、治理、“千万工程”等建设要素,推动74个“二类”村党组织对症下药,全力扫清工作障碍。针对“三类”村,坚持县、镇、村一体部署整改、联动强基赋能,建立“县级领导+镇党委领导+包联站所负责人+组织员”的整改提升机制,确保“三类”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促发展、奔共富。汉阴县深化“三联”机制,综合推进镇镇联、区域联、链条联等7类联建措施,搭建138个支部间工作载体、5个镇际间工作平台、33个发展协作区域,一批以新材料产业链、智慧农业、生态渔业、农文旅建设基地为代表的联建联盟体,持续夯实产业基础。同时,推进“国企带镇村”模式,构建“1+10+N”三级联动架构,以党建链引领产业链、资金链、市场链、创新链,带动140个村(社区)分红422万元。“一类”村党组织联帮带“二类”“三类”村党组织,同步整合“‘千万工程’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脱贫村”资源,带动所有村集体经济收益达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达24个,村党组织带动群众实现共富路径不断拓宽。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