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惊蛰至 农事忙

  李焕龙

  那声春雷是黎明时分从东山传来的。刚开始,就像一只张开五指、掌心平伸的大手,猛地拍在鼓面上。可那声音还未完全迸发,就被另一只有力的大手捂住,变成了低沉的闷响。这声音从鼓心扩散,像是碾子滚过饱满的玉米、细碎的谷子、清脆的石子,奏响“咯嘣”“沙沙”“哗哗”交织的交响曲,悠悠穿过东山,缓缓穿透群山,向四周炸响。随后,闷雷如火车钻洞,将轰鸣声传向远方,愈发低沉。
  闻声而起的父亲,披上棉衣,走到窗前,喃喃说道:“春雷闹,惊蛰到。”接着伸手推开窗户。然而,开窗声消散后,雷声却没了踪迹。父亲侧耳细听,四周一片寂静。他不禁嘟囔:“刚才明明雷声阵阵,咋突然没声了?”母亲笑着打趣,说是被他吓跑了。父亲关上窗,正准备去烧水沏茶,却听见门西 河谷传来一片轰响。那雷声像是冲出隧道的火车,将巨大的轰鸣甩出峡谷,撞击在山间,回荡在天空中。刹那间,天地共鸣,雷声大作。父亲再次打开窗,瞧着东山那边闪烁的闪电,念叨着:“惊蛰春雷猛炸,草木催青发芽。”随后关上窗,前往后屋收拾工具。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带上剪刀、木锯、镰刀和长角锄头,踏上屋后的茶山。这是一片缓坡,用一台台一米多高的石坎砌成了一道道四米多宽的梯田,把坡地变成了一条条茶带。每条茶带种着两行茶树,排列整齐,不仅美观,还有利于锄草、施肥、灌溉以及采摘、运输等机械化作业。
  “惊蛰”这一节令名称,本是因春雷乍响、地气回暖,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而得名。但在父亲眼里,被春雷唤醒、被地气催生的,是大地上萌动的春绿。瞧这茶树,似乎一夜之间,叶片颜色变淡,叶面愈发明亮,就连茶园周边的香椿、松树,也初露春色。椿芽探出紫红的尖头,松枝冒出白毛茸茸的嫩尖。父亲深吸一口草木的清香,浑身充满力量,心中满是丰收的希望。
  是啊,再有一个月,茶树枝头就会冒出绿中泛黄、形如雀舌的芽叶,人间便有了清明茶。这茶香气扑鼻、外形讨喜、营养丰富,又因抢先上市而备受追捧,是应季农产品中的佳品。所以,父亲每年都会把前三道茶带留作采制清明茶。因为这里土地肥沃、水分充足,茶树长势好。
  父亲走进头道茶带,先用长角锄头挖掉地边的野刺、杂草,接着给茶树修枝。为了不影响树顶茶枝冒芽,父亲先给头株茶树锯掉两根旁枝,又从中间锯下两根主枝,让树枝疏密得当,利于分蘖发芽,长出繁茂新枝。随后,他仔细剪掉茶树上的枯枝和分枝上多余的细枝,使养分集中,让叶片肥厚,提升茶叶品质。最后,他用镰刀割去茶树周边的杂草,用长角锄头松土,并在茶树蔸下挖个小坑,以便第二天灌溉时蓄水保墒。
  忙完头一道茶带,父亲伸个懒腰,舒展筋骨,瞧见朱家表叔正在西侧坡上给果园锄草。父亲望向自家果园,桃树、梨树、杏树都已显苞,有的已经冒出两三片叶芽,到了泛青时节,正是修剪的时候。父亲喊道:“朱家表叔,你先忙茶园这些矮秆作物,果园树高,一个人干危险,回头咱一块儿弄。”朱家表叔欣然应道:“好呀,正好跟你学技术。”
  母亲送来饭菜,与父亲站在地头,边吃饭边规划农事。这真是:“春雷一响,草木猛长。惊蛰一到,忙得蹦跳。”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