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惠风徐来春意浓
    长宁镇用工招聘会现场。

    村民张粉亭(右一)正在与工友一起清理果园。

  本报记者 黄河 文/图
  2月3日一大早,武功县长宁镇孔雀村村民张粉亭的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永信种植家庭农场需要6人务工。”看罢,张粉亭立马将屋里收拾了一下,就骑着电动车出发了。
  今年58岁的张粉亭,丈夫是村里有名的匠人,儿女常年在外打工。春节期间,他们在家待了三天就出门各自忙活去了。
  春寒料峭,当张粉亭骑车赶到永信家庭农场的地里时,已有几位村民先她而到,正手持铁耙清理猕猴桃树下修剪的枝条,她立马换上工服,就开始了搂树枝的劳动。
  胡远会是永信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他说:“眼下,正是猕猴桃生长的关键时节,剪枝、清园、施肥,用工量大,但这时正是春节,大家都忙着过年,工人肯定不好找。所以,我就在‘务工池’里发布了招工信息,没想到工人这么快就到齐了。”
  胡远会说的“务工池”,就是长宁镇劳动保障站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供的一个用工平台。电脑数据库涵盖公益性岗位、企业用工、劳务派遣等10个种类300余个岗位,为全镇家庭农场、社区工厂等用工方提供用工需要。
  胡远会介绍,2021年,农场60亩猕猴桃得了“溃疡病”,当时他心急如焚,镇上闻知后,立即组织西农大的专家前来救治,为他挽回了损失;2022年,为方便猕猴桃运输,镇上将水泥路铺到地头,并联系相关部门对灌溉井以及电力设施进行修缮,为猕猴桃种植提供了便利。去年,胡远会的猕猴桃迎来销售旺季,翠香、亚特、海沃德3个品种的猕猴桃销售13.5万公斤,除过工资和生产支出,获利16万元。
  长宁镇党委书记吴刚介绍说:“目前,在‘务工池’注册登记的大都是年过五旬的村民。去年,为全镇28个村的200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我这个年纪,在外也不好找工作。去年在这里干了100多天,挣了近万元。忙完这阵子,我准备买一辆新电动车,还想给家里装台空调。”张粉亭高兴地说。
  “现在,国家政策好,政府帮扶力度大,咱的干劲更足了。”胡远会信心满满,他说,今年准备引进猕猴桃新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