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探访子午古道
  周明丽

  秦岭如一条巨龙,横亘在我国中部,以其雄浑壮阔之姿划分南北,赋予南北两地迥异而丰富的风土人情与文化特色。那些隐匿于巍峨山川间的秦岭古道,宛若历史长河中的脉络,连接着往昔与未来,诉说着南北文化交融的辉煌与沧桑。
  我们走进秦岭南坡的石泉、宁陕两县,走上子午古道南端的池河流域,沿着历史印记,寻找人文史迹。在鎏金铜蚕出土地谭家湾遗址、鎏金铜蚕展馆,我们用心探访国家一级文物鎏金铜蚕的前世今生;在郭家坝遗址、万家堡遗址、柳家堡遗址共同构成的子午古道南段驿站遗址,我们尽情感受历史的沧桑与魅力。
  子午古道是秦汉时期京畿通往汉中郡的官道,开通于战国时期。北端在今西安市长安区境内,因北端为汉朝直南直北的汉直道,且入山口为秦岭的子午谷,故而得名。古道并非孤单前行,而是有着双生的灵魂:子午旧道与子午新道,如同两条并肩而行的古老旋律,悠悠流淌在岁月的长河里。新旧两条道北端同源,从长安城出发,穿过子午谷,越过秦岭梁,到达宁陕县江口镇。那里是它们命运的交会点,也是离别的开始,从此踏上不同的征途。子午旧道通往安康,子午新道向西南方向通往汉中。
  《石门颂》记载:“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子午道在秦灭巴蜀和西汉政权建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汉书王莽传》有一段关于开子午道、封赏臣工的诏书记载,将开子午道与“诱进单于筹策,典灵台、明堂、辟雍、四郊,定制度”等同为同等重要的国家大事。至东汉及隋唐时期,曾一度成为国家驿道。楚汉相争期间,刘邦率领军队由秦楚道经武关、出蓝关入主咸阳,鸿门宴后又由子午道退守汉中。在这秦岭古道之间一进一出,不但是军事的较量,更是政治的博弈。子午古道的栈孔遗迹依旧坚韧地存在于河畔石壁之上,它们像是时间的守望者,默默记录着过往的繁华与落寞。那些寨堡的护墙与宋砖明砖交相辉映,它们虽已斑驳,却依旧诉说着一个个关于坚韧与守护的故事。
  我们行走于沿途的遗址之间,漫步古道,沐浴景色,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每一眼都能望见文化的深邃。这不仅仅是行走,更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悠悠岁月将子午古道的遗迹掩藏于葱郁植被中,仿佛有意将往昔的辉煌与沧桑深藏。这些曾见证了无数行人足迹与故事的古道,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轨迹,成为了一段遥远而神秘的记忆。然而,那份历经风霜的韵味依旧鲜活。
  子午古道就在那里,不言不语,仿佛在向每一位踏入这片土地的人们,发出跨越时空的深情呼唤,诚挚地邀请大家共同步入秦岭的怀抱,去触摸那份历经千年的文化脉络,去体会那份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