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西安市农经站召开全市街道(镇)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管理运营培训座谈会。(资料图)
②西安市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推进会参会人员在长安区大兆街道观摩。(资料图)
③西安市长安区农经站召开全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会计人员调度会。(资料图)
④西安市长安区黄良街道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资料图)
⑤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街道举办经济合作社“三资”系统及银农直联操作培训会。(资料图)
寇晓东 任林静 梁馨雨 吴武刚
近年来,西安市通过数字赋能“三资”管理平台建设及过程监管,提升“三资”管理质效,实现数字农业农村业务协同、数据协同、服务协同,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动能。
1 数字赋能平台建设 超前规划筑体系 科技引领显质效
西安市超前规划,构筑“三管齐下”的农村集体“三资”治理框架,系统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与规范管理,数字赋能构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体系,组建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规范农村集体资源开发利用。
“‘三资’管理上平台统一管理,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监管前,集体收入‘跑冒滴漏’情况严重,集体经济组织股东每年分红仅300元;监管后,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2023年股东分红每人1万元。集体好了,我们大家都能获益。还有平台的使用,使公务更加公开透明,更方便群众了解村集体经济动态……”灞桥区纺织城街道枣园刘社区书记刘虎谈及“三资三化”(资金、资产、资源,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通过咱们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把村上的人员、资源、资产、资金都理清楚,上到平台上,严格监管,热情服务。村干部可以明明白白地开展工作,村民也可以随时上APP查阅本村的‘三资’情况,参与监督……”长安区黄良街道社区(村)管理服务办公室主任刘李良打开了话匣子。
灞桥区和长安区“三资三化”管理系统的“银农直连”模块运行亮点纷呈。据了解,截至2024年12月初,“银农直连”支付金额灞桥区9255.84万元、长安区1704.63万元。全市累计达8.47亿元。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平台建设的成效,也体现了数字赋能在提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效率上的显著作用。
西安市在“三资三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上展现了超前规划能力和科技引领作用。目前,全市在17个涉农区县(西咸新区、开发区)统一建成177个街道(镇)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593名。通过市、区(县)、街道、村四级联动的“三资三化”管理平台,赋予“三资”监管、产权交易流转、银农直连三大功能,实现了“一网”通用、通办、通管。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录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4383个、农村集体经济合同51015份,录入资产资源卡片10.23万个,资产原值228.73亿元,资源面积213.93万亩,体现了平台建设的全面性和严谨性。
2 数字赋能过程监管 四级联动严监管 机制融合固根基
西安市构建了清晰的市、区(县)、街道、村四级管理结构,实现了农村集体“三资”的全范围监督管理。通过“三资三化”平台的智慧监督模块,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动态感知识别农村集体“三资”中的廉政风险和“微腐败”问题,提高了监督执纪工作效能。
在长安区黄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刚给村干部及相关人员严明纪律及要求:“每年都要对村里所有的集体资产进行核查,要全部干干净净地进账、规规矩矩地出账,要替老百姓守住财、当好家,一点都不能马虎。”
谈及“三资三化”监管作用时,长安区黄良街道古城村党支部书记刘亮认为,还保护了投资企业及企业主的利益,也有利于集体经济壮大和村民就业务工受益。
长安区农经站科长罗丹在谈及全区的情况时说:“在长安区,搞好‘三资三化’不是光靠区上指挥就行,街道的支持才是关键。就拿黄良来说,他们不仅重视这件事,还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区里的制度改良优化,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区里给的是大方向,黄良就细化到具体操作,让制度更接地气,执行起来也更顺手。他们还主动要求调整报账模板,加上监事长、理事长的签字审批环节,让流程更透明、更规范。简而言之,长安区的‘三资三化’管理,重在街道的因地制宜和制度的落实落地。”
据了解,自2022年西安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集中开展“清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以来,突出制度建设,坚持把建章立制作为“三资”管理的“治本之策”,健全完善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资产股权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等制度。全市健全完善“三资”监管领域制度机制20余项,基本形成了制度健全、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效机制,为数字赋能集体资产平稳高效、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有效的制度保障。
3 数字赋能开发运营 智慧预警防风险 要素交易释活力
灞桥区十里铺街道在运用“三资三化”管理平台中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在智慧预警和规范化运营方面。通过“银农直连”模块,实现了支付申请的透明化和效率提升,累计支付金额显著增多。在“三资”管理模块嵌入了3个监督模块3个预警指标,通过“合同收付款提醒、未收款预警、合同到期提醒”功能,实现了对农村集体资产的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监管。通过清产核资、资产管理等手段,确保账实一致,提高了管理效率。
十里铺街道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主任党媛说:“系统的数字预警功能为街道提供了资金赤字、大额资金流动等关键财务活动的实时监控,有效预防了潜在风险。十里铺街道将继续强化预警系统智能化,提升数据分析能力,预防财务风险。同时,加强中心工作人员和村组干部的培训,提升大家对系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确保集体资产规范化运营。”
据灞桥区经管站站长魏鹏介绍,近年来,灞桥区先行先试,为全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工作提供了有效经验。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区纪委监委的介入强力推动了工作成效。自灞桥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建成以来,各街道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利用“三资三化”平台已录入并常态化监管资产9849宗、现值20.89亿元,监管资源1185宗、面积20.64万亩,已线上审批支付农村集体账务2784笔9773.10万元,预警催缴应付合同款项96笔427.06万元。同时,在西安城乡融合要素市场推介闲置资产资源成交41宗,成交金额1.87亿元。可见,“三资三化”管理平台在西安市农村集体资产运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效日益凸显。
枣园刘社区书记刘虎介绍道:“自从我们社区开始使用‘三资三化’平台后,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我们的东园饭店和门面房等集体资产因为二房东的低价转租问题,损失了不少收入。但自从‘三资’专项治理以来,我们不仅收回了被中介拿走的大部分收入,还通过平台公开竞标,使得门面房的租金收入大幅增加。特别是通过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这个平台竞价,我们的门面房租金收入增加了近100万元,预计五年能为村集体多收400多万元。这不仅让集体经济壮大了,股东们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蓝田县小寨镇董岭村通过数字赋能探索出了“三资集中+共建共享+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以党建为引领,组织村民通过股份制整合“三资”,并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激发了村民内生动力,形成了以精品民宿为代表的农旅融合乡村产业和乡村治理典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万余元。蓝田县安村镇东代寨村50亩集体“四荒地”在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平台上经过15轮竞拍,最终为村集体增收27万元,让闲置资源焕发新动能……
此外,西安市重视提升“三资”监管运营服务人员专业能力。今年,全市累计培训393次,累计培训7947人次,区县农经站对街道(镇)运营中心调度检查累计超过1200次,确保了“三资”监管运营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这些翔实的数据和案例,不仅反映了西安市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方面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效,也展示了其前瞻性的制度设计,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西安“三资”管理平台的实践表明,通过数据驱动和技术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管效率和透明度,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