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1月05日
汉中市汉台区武乡镇 将文明乡风“种”进群众心田
本报讯(记者 张恒 通讯员 肖昆)乡村大舞台上,群众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赢得群众阵阵掌声;村委会院里,凌晨5点钟众人齐心包饺子的场面打破了冬日的寂静;社区里,志愿者们为环卫工免费提供饺子宴,温暖着大家的心扉……1月3日,记者了解到,连日来,汉中市汉台区武乡镇通过各种形式举办志愿服务送温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文明乡风“种”进群众心田。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随之增加,文化活动少、文娱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在汉台区武乡镇也曾显现。为了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发展的主阵地,该镇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厚植文明沃土,培育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获得‘好媳妇’的称号,这是荣誉也是鼓励。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地孝敬婆婆,用勤劳双手把家庭经营得更加和谐美满。”在武乡镇共力村举办的“弘扬乡贤精神,助力乡村振兴”表彰活动现场,共力村15组村民吴丽萍说。
据了解,武乡镇以涵养乡风文明为着力点,建成19个村级综合文化书屋,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户户通,深入挖掘镇内乡贤名人,弘扬各具特色的乡贤文化。各村依托乡村大舞台,定期组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以此浸润人心、教化乡邻,增强群众积极向上的内生动力。
另外,武乡镇还充分发掘培育先进典型,宣传优秀人物,积极推进“三治融合”,良好道德风尚蔚然成风;大力实施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建设。各村全面建立村规民约及“五会”组织,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日益明显,议事决策程序逐步规范,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随之增加,文化活动少、文娱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在汉台区武乡镇也曾显现。为了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发展的主阵地,该镇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厚植文明沃土,培育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获得‘好媳妇’的称号,这是荣誉也是鼓励。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地孝敬婆婆,用勤劳双手把家庭经营得更加和谐美满。”在武乡镇共力村举办的“弘扬乡贤精神,助力乡村振兴”表彰活动现场,共力村15组村民吴丽萍说。
据了解,武乡镇以涵养乡风文明为着力点,建成19个村级综合文化书屋,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户户通,深入挖掘镇内乡贤名人,弘扬各具特色的乡贤文化。各村依托乡村大舞台,定期组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以此浸润人心、教化乡邻,增强群众积极向上的内生动力。
另外,武乡镇还充分发掘培育先进典型,宣传优秀人物,积极推进“三治融合”,良好道德风尚蔚然成风;大力实施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建设。各村全面建立村规民约及“五会”组织,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日益明显,议事决策程序逐步规范,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