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秦农论语
“内外兼修”守住乡村文化底色
  ■ 方腾
  近年来,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广袤乡村不断实现蝶变。随着乡村旅游升温,很多村庄凭借其“高颜值”,成为游客追寻的“诗与远方”。
  然而,有的地方在建设时,没有结合群众需求和当地文化传统自顾自地制造景观、堆砌美丽;还有的简单模仿优秀案例,不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失去了自己的原有特色。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与美丽乡村相比,和美乡村强调乡村塑形与铸魂并重。
  乡村美,颜值重要,文化底色也很关键。因此,乡村建设需要打造“外在美”,更需要有“内涵美”。要让其“美得长久”,得注重“内外兼修”,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要传承弘扬乡土文化。文化之美是乡村美的精神内涵,深入挖掘当地特色乡土文化,才能守住乡村的根和魂。祠堂、古树、民俗,这些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都是珍贵的乡土文化要素。在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时,应与时俱进,可融入符合时代特点的新元素,创新传承形式,以此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更多人参与到乡土文化传承和弘扬活动中。
  要积极培育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建设和美乡村,需树立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可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传播文明理念、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群众“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像很多地方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树立家庭和睦先进典型,凝聚正能量。
  要留住乡愁。保持乡村生态,保留乡村特色风貌,才能留住乡愁。建设和美乡村不可千篇一律,要打破同质化束缚,避免“千村一面”的现象。建设保护好村史馆、老物件等乡愁载体。通过村史馆看变迁,老物件忆乡愁,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此外,乡村建设还要多听群众的声音。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由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才能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