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金果”满园挂枝头
    村民正在采摘猕猴桃。(资料图)

  本报记者 张恒
  9月8日,走进杨凌示范区杨陵区五泉镇斜上村猕猴桃园,藤蔓顺着架杆爬成一片绿浪,圆滚滚的果子裹着细密的绒毛,散发着阵阵香甜。
  “你瞅这果子,个头匀溜,切开后芯子透亮,咬一口能甜到心坎里。”斜上村党支部书记任锋辉说,“今年行情好,果子早被河南、四川的客商抢订了,一斤能卖3元到6元,全村1000多亩猕猴桃,总产值能到1400万元,人均能分1万元!”
  谁能想到,这“甜果子”曾是村民的“愁果子”。“早先咱种的是海沃德、秦美,果子酸得发涩,拉到镇上集市,蹲半天都卖不出几斤,一亩地撑死挣几千块钱,好些人都动了砍树改种玉米的念头。”任锋辉介绍,转机是从“高接换头”开始的,把老品种的枝条锯掉,嫁接金福、瑞玉等优质新品种,果子的甜度和口感一下子提上来了。
  如今,斜上村的猕猴桃园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每到收获季,村口停满了客商的货车。村干部充当产业经纪人,帮助果农打通产销“最后一公里”,让果农卖果更安心。
  不光斜上村,五泉镇的王上村也把猕猴桃做成了“网红产业”。作为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这个村不光种得好,还做起了“互联网+文旅”新路径。
  “家人们看过来!刚从园里摘的徐香猕猴桃,皮薄肉嫩……”镜头前,王上村党支部书记李社宏举着一颗猕猴桃,语速飞快地吆喝着。
  “咱村有769亩猕猴桃,每天快递点要发1500件。”李社宏说,“做电商靠的就是口碑,每颗果子都要认真挑选,坏果包赔。”
  自2021年起,五泉镇就瞄准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培优金福、瑞玉等优质品种,推广有机种植提升品质,打造“五泉猕猴桃”区域品牌,还开展标准化生产,让每个果子口感稳定。同时,镇上还牵线搭桥,推行“公司+合作社”模式,跟农户签订单,农户负责种,公司负责销。
  截至目前,五泉镇猕猴桃种植面积1.1万亩,年产值超1亿元。有机种植让果子“更值钱”,电商营销让果子“走更远”,村级组织把农户“拧成绳”,一条“品质兴果、品牌强产、电商助销”的现代化路子,让猕猴桃从“田间绿果”变成了“致富金果”。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