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道路焕新 幸福加倍
    在临潼区火车站小学门前,新修的道路干净整洁。(资料图)

  本报记者 黄敏
  “太漂亮了!”“没想到学校门口这条路也能变成景观。”9月2日,在西安市临潼区火车站小学门前,刚送完孩子的学生家长王宇洁和不少学生发出感叹。
  初秋九月,伴随着开学季的到来,临潼区火车站小学门前的崭新道路及配套设施正式交付使用。这条道路全长虽然仅300米,但它的改造翻新,不仅解决了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出行难题,还以“不变规划、不征土地、共建共治共享”的创新模式,成为临潼区推进城市更新、践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动范例。
  改造前的临潼区火车站小学门前道路,曾是周边居民口中的“闹心路”——道路窄、会车难、路面坑洼不平,不仅影响临潼火车站、临潼旅游商贸开发区及大菜市片区近万名居民的日常通行,更因学校落址后人流激增,暴露出更多安全隐患。
  2024年,西安市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临潼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此为契机,将这条“闹心路”列为重要民生项目。
  项目推进之初便面临重重挑战:施工不畅、土地规划限制、周边商户经营受影响……
  面对难题,临潼区探索创新路径。不变规划,依托现有路网框架优化微循环;不征土地,协调所在村组无偿提供闲置用地;共建共治共享,由项目方在闲置土地上建设公共停车场,村组通过场站安置闲置劳动力参与道路管护,既节约财政资金,又激活社区内生动力。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项目在秋季开学前夕竣工。新建道路拓宽至双向通行标准,铺设防滑沥青并完善排水系统;沿线增设绿化景观带、休闲座椅和儿童设施,一座小型街头广场成为孩子们课余嬉戏的乐园;配套建设的生态停车场可提供20余个车位,有效缓解周边停车压力。
  “现在送孩子上学只需步行 5分钟,道路平坦安全。”临潼区火车站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李磊欣喜地说。
  据临潼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作为城市更新的“微切口”,服务辐射超2万人,同时为老城区基础设施提质提供了“零征地、低成本、高效益”的实践样本。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