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科技助力猕猴桃提质增效
  王琦
  “8月是猕猴桃品质提升与干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拒绝早采才能让消费者品尝到最佳风味。”8月22日,位于周至县广济镇的陕西省幸福现代科技小院里,省级科技特派员索江涛正在为果农讲解猕猴桃科学采收注意事项。
  索江涛身兼陕西省猕猴桃产业体系岗位专家、陕西省果业协会猕猴桃产业分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同时还是陕西幸福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近年来,索江涛带领团队积极构建周至猕猴桃全产业链2.0版本,以示范园为载体,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推动产业绿色高效发展。“目前,我们主要推广新型砧木、土壤改良、充分授粉、即食处理四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猕猴桃产业连片化、标准化发展。”索江涛说。
  提起加盟示范园,周至县广济镇广济村村民刘美玲感触颇深:“过去种猕猴桃缺乏技术,树形不规范,挂果面积小,一亩地才产1000公斤,商品率低,卖不上价。”
  “快速成园,传统需要4到5年,我们引育新的砧木品种,缩短幼园生产周期,只要2到3年就可以成园。每亩投入30吨有机肥,虽然农业投资力度加大,但是生产成本降低了。”索江涛表示,绿色生态化解决了传统猕猴桃没有标准化、果实个体差异大等问题,还提高了土地附加值,提升了地力,改善了土壤质量。
  这几天,刘美玲忙得不可开交,她家果园猕猴桃亩产量达3500多公斤,成了名副其实的示范园,她也从普通农民成为高级农艺师、县级科技特派员。丈夫受她影响,也成了中级农艺师。
  截至目前,索江涛团队已带动周至哑柏、马召、竹峪等8个镇680户果农发展860亩加盟猕猴桃示范园,优选出110亩标准化示范园,标准化种植技术得到广泛认可。同时,建立起“高校研究型专家+应用型专家+一线乡土服务型专家”三级人才体系和科技服务部,在周至、武功、眉县等猕猴桃主产区设立23个猕猴桃科技服务中心及15个村级服务站。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