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组团服务”办实事 乡村振兴添动能
  本报记者 李冀安
  “今年我喂养的夏蚕与往年相比,每张蚕种多产茧20多斤、增收600多元,感谢‘组团服务’提供的帮助。”8月25日,汉阴县蒲溪镇胜利村六组村民谢全巧兴奋地向驻村第一书记张龙斌分享丰收喜悦。
  近年来,安康市探索实施第一书记“组团服务”模式,将第一书记资源在县域内进行整合,推行“组团服务”,释放第一书记的聚合效应,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为推进“组团服务”,蒲溪镇服务分团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收集研判群众需求,统筹调配资源。今年夏初,针对胜利村养蚕大户技术需求,服务分团联系涧池镇技术专家开展专场培训,邀请全县养蚕户共同学习,有效提升养殖效益。谢全巧便是这次培训的受益者之一。参训后,她养蚕质量显著提高,白花花的蚕茧成增收的“金疙瘩”。
  胜利村三组村民石业武老两口是养牛能手。随着年事渐高,他们想卖掉自家喂养的3头牛,都因价位低未能成交。驻村第一书记得知后,通过县“组团服务”总团平台发布需求信息。消息一经发出,得到各驻村第一书记的积极回应,帮忙寻找对接买主。在平梁镇太行村第一书记柳传龙的积极协调下,最终以高于预期价格成交,为老人增收3000余元。
  今年暑假,蒲溪镇田禾村刘佳同学因大学学费发愁时,该村第一书记陈尚华联系县政协派驻胜利村第一书记,通过“各界爱心济困协会助学金项目”,为刘佳争取到5000元的助学金。
  如今,“组团服务”已成为蒲溪镇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抓手。通过驻村第一书记的桥梁作用,既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又化解群众实际困难,实现了资源整合、服务下沉。这一创新做法密切干群关系、促进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