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04日
夏夜星语

宋婷
少时读到辛弃疾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日的韵味便在我心中深深扎根,从此就爱上了夏天。
老家门前池塘的蛙声每每高亢响起,凉意便如期而至。它带着母亲刚浇过水的茉莉清芬,裹着湿润的泥土气息,一点点渗入白日晒得滚烫的门墩石,将它们轻轻安抚。
傍晚,天边最后一抹胭脂红尚未褪尽,池塘里零星响起几声“呱呱”如同乐师试弦,带着些许试探。很快,这声音便连成了片,此起彼伏,自水草丛中升腾而起,穿出篱笆,扑进小院。我忙不迭地出门,趴在塘沿。水面上倒映着渐暗的天空,蛙声震荡出细碎的波纹,仿佛整个池塘都在随之轻颤。
暮色四合,虫鸣成了主角。墙根的蟋蟀最先亮起“唧唧”的清音,带着几分白居易诗中“早蛩啼复歇”的矜持。不多时,草丛里的油葫芦也按捺不住,“唧唧”声细碎繁密,连绵一片,宛若骤雨敲打着荷叶。最是那从豆架上偶尔飘来的纺织娘的“铃铃”声宛如黑暗中谁在轻摇银铃。
夜幕渐深,萤火虫开始登场。杜牧写“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那秋夜的景致自然清雅,而夏夜里的萤火虫,更多一分活泼的惊喜。它们自远处的稻田悠悠飘来,忽高忽低,明明灭灭,像天上的星星不慎跌落,在矮矮的草丛间悠然游荡。我和小伙伴追逐着,用蒲扇轻轻一兜,那点萤光便停在扇面上,一闪一闪地亮着。
天幕垂落,隔壁的王奶奶摇着蒲扇,颤巍巍地走出家门,坐在池边的青石板上,招呼我们过去。“瞧呀,那亮的是织女星,那边眨眼的是牛郎星。”她指点着,“今儿个牛郎星格外精神些。”我们仰起脸,星空浩瀚,仿佛真能望见鹊桥飞架,人影攒动。
王奶奶讲的故事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不完。她说天穹那柄大勺是玉帝的酒壶,天狼星则是 守 卫 天 庭 的 大 将军……我们听得入神,连蚊子叮在腿上鼓起小包也懒得挠一下。有时她讲到一半,忽然停住,手指夜空惊呼:“快瞧,流星!”我们赶忙闭眼许愿,生怕那转瞬即逝的光点带走心愿。
夜色愈浓,虫声愈显清晰。大人们摇着蒲扇,诉说着庄稼的长势、邻村的新鲜事……我们小孩子躺在铺好的凉席上数星星,听着大人绵长的絮叨,睡意不知不觉就涌上来。迷蒙之中,依稀听见王奶奶低声吟诵:“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那声音融在虫鸣蛙唱里,成了最温柔的催眠歌。
如今回想,那些夏夜的动人之处,与其说是清凉的夜风或浩瀚的星空,不如说是那种久已失落的悠然心境。唯有天籁轻响,人情暖融。它承载着“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闲适,在喧嚣的都市里已难觅其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