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24日
锄草的父亲
赵林祥
麦子装进粮囤,玉米间苗、锄草、施肥后,夏季的农活就算安顿好了。时令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伏天,转乡看戏、走亲串友、纳凉闲谝,庄户人家开始了夏收后难得的休闲。但父亲闲不住,每天扛着锄头早出晚归,忙着在玉米地里锄草。
夏天是植物生长的旺季,田里的杂草跟着玉米苗一起冒尖,憋足了劲地疯长,与玉米苗争抢营养和水分。打碗花、马齿苋、麦瓶草、仁花菜见缝插针,在空阔的田野见风就长。每到这时候,父亲就开始了挥汗如雨的锄草工作,争分夺秒地为庄稼松土、保肥、蓄水。
早晨天还没亮,父亲就带着全家大小出了村。赶到玉米地头,父亲麻利地卸下肩头上的锄头,先往手心里吐一口唾沫,双手揉搓几下,随即双腿左右开弓拉开架势,两手一上一下攥紧锄把,胳膊使上力气,挥动锄头扎进土里,再轻巧地往后一拉,地面上一溜儿杂草就被连根拔起。绿色的草叶翻进土里,白亮的草根暴晒在日头下。就这样一溜儿一溜儿划拉,腿脚有节奏地向前移动,笨重的锄头在父亲粗大的手里变得分外听话,出奇地灵巧。左一锄、右一锄,锄头不留死角地划过地皮,像长了眼睛一样绕过一株株禾苗,将杂草毫不留情地连根除掉。常常我们才锄了几下,父亲已在几米开外,身后两行碧绿的禾苗在风中欢快地抖动着嫩叶,好像在向父亲的背影点头致敬。
农谚曰:“地闲生杂草,人闲生烦恼。”伏天气温高,人的脾气容易暴躁。农闲时节,村里人扎堆闲聊,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一句不对劲的话,一段本不针对任何人的故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经意间就引起矛盾纠纷。许多张家长李家短的是是非非,都起始于无意中的闲聊。
父亲天天忙于锄草,没空参与纳凉闲聊,正好远离村里的是非。在我印象中,父亲从没跟人吵过架。忙于锄草的父亲因为置身事外,成了村里最合适的中间人,时常被这家请那家叫,连拉带拽去帮忙调解矛盾。父亲总是抱着“一碗水端平”的态度,先把双方各说了几句,再说个“让他三尺又何妨”之类的典故。此前闹得气冲牛斗的当事人,立马没了脾气。最终,在父亲的劝说下,大家握手言和。
我还没有锄把高时,就跟着父亲学会了锄草,直到成人后进城打工,就很少再锄草了。每年夏收后,我最操心的是日头下锄草的父亲,生怕老人家高温中暑。好在锄草反而锻炼了身体,年逾古稀的父亲一直安然无恙。后来,村里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统一管理,本以为父亲会就此休息,哪知老人家依然闲不住,没了土地就锄院子里的草。实在挥不动锄头时,父亲就蹲下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一株株小草连根拔起,把房前屋后、旮旯角落里的杂草收拾得干干净净。
每当想起锄草的父亲,我不由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