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念好“富村经” 日子有奔头

 

在汉阴县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的桑园里,村民们正忙着套种马铃薯。 
 

临潼区徐杨街道徐杨村真意肉牛养殖场现代化牛舍里,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 
  本报记者 黄敏 实习生 周梓英 文/图  
  春节前,西安市临潼区徐杨街道徐杨村第一次为村民发放了分红款,村里的致富能手、道德模范、返乡创业模范和82名80岁以上的老人还领到了500元“大红包”。村里有钱分红,靠的是集体经济打下的殷实“家底”。  
  近年来,我省各地想法子、开方子、选路子,下好发展村集体经济“先手棋”,全面盘活资产资源,不断拓宽增收渠道,让村集体“家底”变得更厚实。村民们除了通过流转土地、发展产业、“家门口”就业增收,年终还有分红,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1 摸清“家底” 选准路子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2月21日,提起分红时的场景,徐杨村党支部书记叶东峰感慨不已,“拿到分红,大伙都很激动。我当时就想,作为村里的‘带头人’,只有村两委班子建设过硬,才能把村集体经济做大,让大伙年年都有分红。”  
  徐杨村位于临潼区最北部。全村有4000多人,粮食种植面积5000多亩,是典型的农业大村。一直以来,村民主要靠种地和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村集体“家底”薄得像一张纸。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盘活闲置资源、增加“造血”功能,成为徐杨村做大村集体经济的关键。  
  回笼集体资源、守好全村土地、培育特色产业……经过摸底,徐杨村选准“党建+产业”引领发展的路子,紧盯土地做文章,把村里的闲置地、边角地利用起来,完善基础设施,引项目、建厂子。同时打好特色产业发展“牌”,建成占地100多亩的畜牧养殖基地和300多座蔬菜大棚,让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得“租金”、就地打工挣“薪金”、资金入股变“股金”,以“组织引、主体带、群众干”的形式,带动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增收”。  
  “这次分红主要是村里的西红柿制种、设施蔬菜大棚和肉牛养殖产业盈利。去年,村集体经济增收30多万元。”叶东峰说,产业多了,出路就多,村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一个个劲头大着呢。  
  自打在村里的真意肉牛养殖场上班后,村民王铁娃走在路上腰杆总是挺得直直的。  
  “我家里有病人,外出打工不现实,不打工收入又是问题。在这里上班,几头都能顾上,收入还稳定。”王铁娃每天的工作是用喂料机给200多头肉牛搭配“伙食”,然后开上撒料车投喂两次牛,每个月都有4000元收入。日子好了,他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雪后的乡村格外宁静。站在地头望去,成片的麦田和麦田上覆盖的片片积雪相得益彰。  
  “头开好了,下面的事就好干了。”接下来的路咋走,叶东峰已经有了打算,“村里还有几十亩建设用地,上千平方米的厂房顶层也闲着,要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吸引企业、资金进村,搞特色种养,发展光伏产业,村集体经济年年稳增收不是问题。”  
  2 产业拉动 增收不愁  
  摘一斤桑叶0.3元,削一斤蚕茧1.6元,施一亩肥20元,种一亩马铃薯200元……这些关于增收的数字,安康市汉阴县平梁镇兴隆佳苑移民搬迁社区的村民们都记得牢牢的。每次干活时,大伙边干边算“收入账”,越算干劲越大。  
  年刚过完,社区村民就进入了春耕备耕:山坡上的桑园里,大伙翻地、施肥、套种马铃薯,忙得不可开交;蚕桑养殖专业合作社小蚕共育室里,技术人员制种、选种紧锣密鼓……  
  村民路遥常年在桑园务工,每月工资3000元。这几天,大伙忙着套种马铃薯,路遥也守在园子里帮着搭把手,还能挣些“外快”,他心里美滋滋的。  
  “种完马铃薯,还要覆膜、上肥、除草,活儿多着呢。”路遥50岁出头,干起活来有使不完的劲,“虽然是集体产业,但得利的是咱农民。大家不出村一年到头有事干,而且干多少挣多少,账算得明明白白。”  
  兴隆佳苑社区住着5个镇26个村组1700多名易地扶贫搬迁村民。他们能安心在这里开启新生活,靠的是一个“宝贝”——蚕。而养蚕离不开桑。几年前,社区把蚕桑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组建了蚕桑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委托代管、返租倒包等一体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制种养蚕产业,并以保底收购、入股分红等利益共享机制带动社区村民增收致富。  
  “我们以党建为引领,工厂化运营蚕桑产业,集体经济连年攀升,已连续两年为村民分红70多万元。”兴隆佳苑社区党支部书记蔡清说,社区拥有1500亩高标准桑园,以及20多个标准化蚕室、1个蚕桑卵化园和800余平方米的制种场,形成“山上有产业、山下有工厂”的产业格局。去年,养蚕820张,制蚕种5万余张,销售额1180万元,仅此一项又为社区增加46万元的“家底”。  
  除此之外,社区还大力实施“六小”工程,建成小超市、小库房、小餐桌、小课堂、小厅堂和“小菜园”,通过产业拉动拓宽集体经济增收和群众增收途径。  
  产业兴起来,增收路子宽,最高兴的就是村民了。目前,蚕桑产业和“六小”工程带动社区300余名村民稳定就业,每年临时用工量近千人次。为激发干事活力,社区对采桑叶、施肥、打药、耕种、摘茧、削茧等“工种”进行“量化”,按“斤”按亩算“工钱”,让大伙用明明白白的“收入账”算出“幸福账”。  
  3 多元联动 共享红利  
  几年前,村里刚开始为村民免费开展家政服务技能培训时,村民王利君心里直打鼓:能不能适应城市生活?把人照顾不好咋办?客户会不会为难人?虽然有顾虑,但她还是决定试一下。  
  王利君是宝鸡市千阳县崔家头镇赵家塬村村民。因为没啥手艺,农闲时她只能在村子附近打零工。几年前,村里为帮助村民就业增收,邀请专家定期开展家政服务、果园管理等技能培训。作为第一批学员,王利君经过系统培训后,在当地政府牵线搭桥下,进城当起了“家庭保姆”。没想到第一个月就挣了6000多元,是她以前近一年的收入。  
  “家政服务也是技术活,像干家务、照顾人这些平常事儿,专业不专业,工资差别可大了。”自打成了有“证”的人,王利君一年收入都在7万元左右,“现在,村里像我这样凭技能吃饭的人有几十个呢。”  
  有技能,好就业。从村里务农到技能“傍身”,从免费培训到持“证”上岗,赵家塬村很多村民都凭着“一技之长闯天下”,不仅就业稳,月收入更是可观。这背后,是村里一手抓就业,一手抓产业,通过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民多元增收铺开的好路子。  
  赵家塬村有14个村民小组2900人,是千阳县苹果生产主产区之一。村民们除了种庄稼、务果园,主要增收渠道就是就业务工。这几年,村里与龙头企业通过村企联动模式,建成500余亩高标准苹果产业园,并配套建成气调库、冷库、分拣车间和智能分选线,打造出一条从种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同时,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奶山羊养殖和就业技能培训等特色产业,以多元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稳增长、村民稳就业。  
  做大村级集体经济,既要实现村民共管,更要实现成果共享。“去年,集体经济增收8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在赵家塬村党支部书记赵红强看来,只有集体强、村民富有机统一,才能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两年,村里的集体经济收益除了扩大产业投入以外,主要用于发展公益事业、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就业技能等,得到实惠的村民们增收致富的劲头一个比一个大。  
  党建引领、产业拉动、改革推动,跑出村集体经济“加速度”。如今,我省各地乡村集体经济呈现出“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蓬勃发展势头。尤其是“看得见”的集体资源变成手上“摸得着”的红利,村民幸福生活指数节节攀升,乡村发展越来越有活力。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