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巴山冷杉:坚守秦岭 创生态美景
    秦岭深处,巴山冷杉郁郁葱葱。

    程章华(左)和周成华在护林哨所值班。

    位于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的巴山冷杉古树群。

  本报记者 靳天龙 文/图
  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巴山冷杉古树群位于牛背梁地区秦岭山脉东段,横跨秦岭主脊南坡,与安康市宁陕县和西安市长安区接壤,沿秦岭主脊呈东西狭长分布。2016年,柞水县林业局对秦岭冷杉古树群进行普查,核实古树群面积为2376.84公顷,树种为巴山冷杉,普查出古树株数为390812株,平均树龄123年。
  近年来,柞水县坚持全面保护、依法管理、科学养护的工作方针,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坚决守护古树资源安全,真正让古树名木点缀村庄、留住乡愁、带动旅游、促进富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篇章。
  1 秦岭山里的坚守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山为家、以林为伴,常年行走在森林中,保护野生动植物,他们就是柞水县牛背梁国家自然保护区护林员。
  “每天早上七点多出发巡山,山上的小路很难走,下午五点多才能回来。我们一个交叉巡山片区大概要走16公里山路,巡视2000多亩山林。”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一组护林员周成华说。
  “刚开始一个人巡山时,还有些害怕,经常会遇到野猪和熊。我手里拿着一把弯刀开路,大声唱歌给自己壮胆。”周成华告诉记者,巴山冷杉古树群主要分布在牛背梁高山地带,这些地方人烟稀少,古树群整体保存良好,长势旺盛。
  谈到现在的具体工作,朱家湾村一组护林员舒久明说:“以前主要是防范有人偷盗砍伐,每一棵树的位置和变化都要熟记于心,遇到树根部外露的要想办法覆盖。现在巡山时主要是做好记录工作,遇到紧急情况要立即上报。”
  对周成华和同事们而言,护林路上,有艰辛,有惊险,也有奇遇,有收获。多年来,他们在守护秦岭的工作上兢兢业业,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心守护秦岭。对他们来说,秦岭不仅是自然保护区,更是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
  朱家湾村一组组长兼护林监督员程章华介绍,朱家湾村现有7名护林员,除了每天巡山人员外,其他人员要在护林哨所值班,对进入车辆和人员要进行检查,并为村民、游客发放森林防火和森林保护等宣传册。
  2 生态美换来新生活
  朱家湾村位于秦岭南部腹地,地处牛背梁脚下。近年来,得益于朱家湾村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也有了新的诠释。
  周成华家的房子是两层楼,房前屋后栽种蔬菜,院子里干净整洁,门前有条小河,前面道路宽敞平坦。“以前每年要外出打工,现在当了护林员,每月有固定收入。妻子和儿媳妇在家经营民宿,我们住一楼,把二楼收拾出来做成了8间客房,每年收入挺不错的。”周成华说。
  近年来,为了既保护“绿水青山”,又收获“金山银山”,柞水县瞄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路子,围绕朱家湾村优质生态资源选产业、引企业、招项目,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模式,以“生态+”思路发展产业。如今,荒山成了景点,滩涂变成乐园,朱家湾村生动呈现出一幅秦岭美丽乡村的“富春山居图”。
  “生态环境好了,来旅游的人很多,家里养的50多箱蜜蜂,产的蜂蜜根本就不愁卖。”舒久明说,巴山冷杉古树能“安家”在朱家湾村境内,这是村里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的体现,村里人都自觉维护环境,共同努力建设美丽家园。
  依托千山叠翠、万亩葱茏,唱响春赏花海、夏避酷暑、秋观红叶、冬嬉晴雪的“四季歌”,一到节假日,朱家湾村游人如织,八方游客享自然山水、品民俗文化,既传播了生态理念,又促进了身心愉悦。如今,朱家湾村村民从绿水青山中找到了“致富密码”,享受到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红利。曾经的“落后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记者了解到,朱家湾村已开办农家乐216家、民宿46家。2022年,朱家湾村实现人均收入26650元,在柞水县名列前茅。今年旅游旺季,朱家湾村日均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
  “以前村里人‘靠山吃山’,就是上山打猎挖药材,如今村里人还是‘靠山吃山’,但已经变成了保护山林,吃上了‘旅游饭’。虽然都是‘靠山吃山’,但方式发生了变化,大家打心眼里要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程章华说。
  3 “一树一策”保护古树
  近年来,商洛市坚持把古树名木保护摆在重要位置,持续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逐树确定养护主体,层层签订古树名木保护责任书;建立健全古树名木网格化管理体系,实行挂牌保护、动态监管、分级保护;依托市内外知名专家资源,组建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团队,定期开展“会诊”研判;组织编印《商洛市古树名木画册》,发布保护倡议书,厚植古树名木共育土壤,聚力打造商洛对外宣传新名片。
  “保护古树名木,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护林哨所就是第一道关卡,做好森林防火的同时也要做好森林保护的宣传工作。”柞水县林业局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中心副主任张萍介绍,柞水县有护林员1078名,护林员巡山时在全国生态护林员联动管理系统记录打卡,以便及时、全面、准确地提供护林实时工作动态感知及汇总统计分析信息。
  柞水县林业局通过对古树名木登记建档,建立了“一树一策”信息档案,全部实施挂牌管理,针对古树名木不同状况,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复壮技术方案,并研究制定下发《关于推进柞水县古树名木保护的若干措施》。今年7月,柞水县林业局成立了柞水县古树名木专家库,组织专家、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保护古树名木抗衰老、抗病虫、复壮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积极推广研究成果;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定期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生长态势、保护现状等项目进行动态监测,跟踪管理,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开展工作,积极争取古树名木保护专项经费,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资金投入。加大古树名木宣传保护力度,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保护古树名木。落实古树名木保护责任制度,确保每一株古树名木都能找到责任单位、责任人,确保能及时掌握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全面开展古树名木复壮工作,对排查发现的衰弱、濒危古树名木进行科学救治复壮。”柞水县林业局局长吴礼松说。
  如今的柞水,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生态版图扩容提质,产业功能更加多样,生态空间愈发向美,创新方向持续拓展。一抹抹多姿多彩的和美画卷,正汇聚成秦岭浓墨重彩的人文生态画卷。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