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14日
凉风有信知秋来
杨舟平
人们常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伏天一过暑气消。风一吹,树叶摇落,孟秋时节正式开始。这不,在立秋的前一天晚上,我把汽车停在树下,凌晨起风了,大清早发现汽车引擎盖干净如初,而立秋后当晚,汽车仍停在原地,次日早上看见汽车引擎盖上落叶片片,虽不多,但你不能不服二十四节气之神奇,节前节后相隔仅一天,物候现象竟如此之不同。
立秋过了,再经处暑、白露、秋风、寒露、霜降,秋天就走到尽头,凉风就变成寒风,冬天不请自到。此所谓“寒暑易节,春秋代序”,不管你喜欢还是忧虑,反正自古如此。所以,我就想到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句诗来,这是对秋天最乐观的诗。怀一颗清净的心看世界,行走于天地间,满心美好。而几乎是同时代的杜牧却说“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在杜牧眼里,秋天是寂寞,是孤独,是尝试过不孤独后又回到最初的孤独里的真正孤独。再看宋代诗人杨万里,秋天赏景不自扰,自在悠哉,由衷而发出“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的感叹。看来心境不同,性情不同,对秋的感受会截然不同。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写道: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比如春风二候雷发声,立夏二候蚯蚓出,霜降二候草木黄,这些都属于候应。看“候应”识天气,“候应”是天气给人的信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还提到:“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由此可见,秋天不仅是天气转凉的季节,也是万物聚集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天凉时收获,可使人冷静;收获时收敛,让人懂得什么是舍得,什么是适可而止。
一场秋雨一场寒,不妨“偷得浮生半日闲”,去体味秋天的壮美、辽阔、从容、淡然。清朝文人张潮在《幽梦影》里说:“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对应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史子集,张潮给出了相宜的季节,意在劝诫世人平日多读书,读好书,多自省,过好每年四季,人生四季。
秋天就像是人生的中年阶段。有人说,阳光如若生了锈,便会成了时光。我祈福,时光可否停留在今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