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14日
金蚕故里话沧桑
李永明 翁军
化蛹成蝶,是一个美好寄寓。在陕南蚕乡,行走在葱茏的山野和田园,娇翠欲滴的桑叶显得格外养眼。秦巴深处的石泉池河,这个“鎏金铜蚕”故事的发源地,似乎在倾诉着千年过往和辉煌。
从农耕文明走来,聆听丝绸之路的驼铃,瞅着罗衣绛裳的飘扬,遥想“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蚕妇幽怨和放眼憨态可掬的“蚕宝宝”反差,让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如今,石泉县池河镇新兴村村民住在黛瓦白墙的新居里,坐拥碧海翻波的千亩桑园。男人们端起食料,细心地给圆簸上的蚕宝宝投喂。女人们对待蚕宝宝像对待婴儿般精心,挑嫩叶、除粪便、勤消毒。两口子配合默契,忙前忙后,不亦乐乎。
石泉被誉为中国蚕茧之乡,养蚕历史悠久,远在西周时期就兴桑养蚕。1985年9月,村民谭福全,在池河滩淘金时,发现一条“鎏金蚕”。他拒绝了文物贩子8000元收购的企图,借了路费来到西安,郑重捐献给了省博物馆。经专家鉴定其为国家一级文物,于是诞生了国宝“鎏金铜蚕”的典故。
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汉江穿县城而过的石泉,是连巴蜀、过长安、通西域的丝路重要驿站,过去,蚕茧是为了养家糊口,现在蚕茧是振兴产业,全县现有桑园面积7万多亩,蚕农近万户。石泉县不断加强金蚕文化的研究和推广,成立了中国鎏金铜蚕文化研究院。
文化兴,产业强,蚕桑经济也蓬勃发展。石泉县明星村就是出了名的养蚕“明星”。全村建成果桑采摘园、桑树种植园,种植了12个品种的果桑,养蚕近万张。去年,蚕桑经济产值突破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
石泉县在致力于打造“石泉十美”文化品牌中,借助“鎏金铜蚕”的历史文化优势,延展育苗植桑、养蚕缫丝、捻丝织绸的产业链,研发推出桑枝食用菌、桑葚酒、桑叶茶、桑叶粉等系列产品,走好农旅、工旅、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之路,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化蛹成蝶,是一个美好寄寓。在陕南蚕乡,行走在葱茏的山野和田园,娇翠欲滴的桑叶显得格外养眼。秦巴深处的石泉池河,这个“鎏金铜蚕”故事的发源地,似乎在倾诉着千年过往和辉煌。
从农耕文明走来,聆听丝绸之路的驼铃,瞅着罗衣绛裳的飘扬,遥想“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蚕妇幽怨和放眼憨态可掬的“蚕宝宝”反差,让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如今,石泉县池河镇新兴村村民住在黛瓦白墙的新居里,坐拥碧海翻波的千亩桑园。男人们端起食料,细心地给圆簸上的蚕宝宝投喂。女人们对待蚕宝宝像对待婴儿般精心,挑嫩叶、除粪便、勤消毒。两口子配合默契,忙前忙后,不亦乐乎。
石泉被誉为中国蚕茧之乡,养蚕历史悠久,远在西周时期就兴桑养蚕。1985年9月,村民谭福全,在池河滩淘金时,发现一条“鎏金蚕”。他拒绝了文物贩子8000元收购的企图,借了路费来到西安,郑重捐献给了省博物馆。经专家鉴定其为国家一级文物,于是诞生了国宝“鎏金铜蚕”的典故。
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汉江穿县城而过的石泉,是连巴蜀、过长安、通西域的丝路重要驿站,过去,蚕茧是为了养家糊口,现在蚕茧是振兴产业,全县现有桑园面积7万多亩,蚕农近万户。石泉县不断加强金蚕文化的研究和推广,成立了中国鎏金铜蚕文化研究院。
文化兴,产业强,蚕桑经济也蓬勃发展。石泉县明星村就是出了名的养蚕“明星”。全村建成果桑采摘园、桑树种植园,种植了12个品种的果桑,养蚕近万张。去年,蚕桑经济产值突破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
石泉县在致力于打造“石泉十美”文化品牌中,借助“鎏金铜蚕”的历史文化优势,延展育苗植桑、养蚕缫丝、捻丝织绸的产业链,研发推出桑枝食用菌、桑葚酒、桑叶茶、桑叶粉等系列产品,走好农旅、工旅、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之路,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