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小切口破题 数字化提速
陕西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让通关“跑”起来
  本报记者 黄敏 通讯员 周彤 毕梦成
  今年以来,西安海关锚定陕西自贸试验区“试验田”定位,深耕监管制度创新,“出境木质包装检疫智慧管理系统”“国际快件全链条数字化智能监管系统”“关航智联数字化平台”三项举措成功入选海关总署创新备案,为企业送上实打实的通关便利。
  从“两天”到“两小时”,包装检疫“码”上搞定。“以前办理木质包装检疫要跑多个地方、花费一两天时间。现在坐在电脑前点一点,合格凭证和溯源码马上就能获取,时间成本省了一大半。”11月6日,陕西川顺包装公司相关负责人称。
  企业通过“陕西电子口岸”平台即可完成出境木质包装检疫信息填报、结果上报等全部申报流程,系统自动比对、智能审核,将整体流程耗时从传统的以天计算缩短至以“小时”计算。
  在西安咸阳机场海关快件监管现场,关员丁猛轻点鼠标,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包裹的CT图像和风险提示。
  “这个标注庭院路灯的包裹,系统自动报警了。”丁猛放大图像,“几分钟就能确认疑似管制刀具。”
  转机源于西安海关自主研发的“国际快件全链条数字化智能监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快件从境外启运的国际段、转关运输的国内段以及国内快递的派送段全物流链条的可视化展示。西安航空口岸单日验放快件近3万票,通过该系统,人工查验效率提升34%,所有快件当日清关,通关速度快了近一倍。
  从“面对面”到“数链接”。由西安咸阳机场海关联合东方航空公司共同打造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平台——“关航智联数字化平台”,实现了东方航空国际客运航班数据与海关监管系统的直连直传。通过该平台,海关可在航空抵达前获得旅客信息,在后台对旅客按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管理,低风险旅客实现无感通关。航空公司可通过平台完成进境航空器自动申报、自助打印《进出境航空企业检疫证书》。
  “过去航空公司要专门派人到海关办理证书,现在系统审核通过后,他们在办公室就能打印,还能实时查询历史记录。”西安咸阳机场海关运行控制科副科长李少博说,“从线上申报、系统审核,到终端打印,全程由原来的20多分钟压缩至3分钟以内。”
  接下来,西安海关将用好自贸试验区金字招牌,持续开展海关监管制度创新,让更多的先行先试措施在陕西自贸试验区开花结果。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