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小小瓜蒌成“金瓜” 丰收采摘富农家
  通讯员 刘嘉宵 本报记者 靳天龙
  11月4日,在山阳县西照川镇西川社区的瓜蒌种植基地,连片的藤蔓之下,金灿灿的瓜蒌果实如灯笼般垂挂,密密匝匝,蔚为壮观。田间地头,农户们正穿梭于藤架之间,手脚麻利地采摘着成熟的瓜蒌。
  瓜蒌,被誉为“全身是宝”的果实,正从藤蔓上的“黄金果”,实实在在地转变为群众握在手中的“金疙瘩”。其果皮、籽仁乃至根茎皆为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尤其是那饱满厚实的瓜蒌籽,经过炒制加工,化身为香气馥郁、备受市场欢迎休闲零食。
  自2023年以来,西川社区积极探索并实践“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有效盘活闲置与低效的土地资源,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稳步推动瓜蒌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逐渐发展成为社区的支柱产业。
  目前,西川社区200多亩的瓜蒌种植基地已全面进入采收期。据初步测算,预计亩产瓜蒌籽达100公斤、瓜蒌皮约75公斤,仅此两项,平均每亩就能为种植户带来超过4000元的收入。综合估算,今年该基地瓜蒌产业的总产值有望突破50万元。
  产业的蓬勃兴旺,不仅让直接参与种植的农户喜笑颜开,其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更是日益显现。基地的建设与运营,为周边村民创造了大量就近就业的机会。许多以往闲居家中的村民,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基地里忙碌而充实的“产业工人”,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的美好愿景。
  “社区瓜蒌基地就在家门口,来这里干活特别方便。既能照顾到家里老小,一天还能挣100元,心里挺满足的。”正在基地里忙碌的邓建军说。据了解,该基地通过支付土地流转租金和提供长期或季节性的劳务岗位,已累计带动西川社区及周边60余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的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约5000元,有效激活了乡村闲置劳动力资源。
  放眼全镇,从黄泥河村到碾子坪村,再到茶房村,各处的瓜蒌采摘工作都在热火朝天地同步进行。截至目前,全镇范围内发展的2000多亩瓜蒌,已有大半顺利完成采收,顺利归仓。
  下一步,西照川镇将积极探索和引进瓜蒌籽精深加工、瓜蒌粉、瓜蒌中药饮片等深加工项目,不断挖掘产品附加值,持续提升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和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让这小小的瓜蒌,持续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贡献更加坚实而深远的力量。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