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闲游随笔
嵯峨山书

  杨波
  童年的记忆里,嵯峨山宛如一道青灰色的长城,横亘在遥远的天际。那时的我,对世界的认知还很懵懂,嵯峨山便成了我心中威严与遥远的象征。每当我抬头望向远方,那连绵的山影便映入眼帘,它像一个巨大的屏障,隔开了我所熟悉的世界和未知的远方,让我对山那边的世界充满了遐想。在那些年少的日子里,它是我心中的神秘之地,承载着我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当我登上大盘塬,才真正走进嵯峨山的怀抱。塬顶的风浩荡而来,带着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厚重。站在塬上,俯瞰着嵯峨山东麓,只见三片塬(天齐塬、寨子塬和大盘塬)缓缓铺开,如大地展开的书页,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天齐塬上,池阳宫遗址静静地躺在荒草蔓生之中。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宫殿,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诉说着往昔的繁华。在天齐塬上,还有一处令人称奇的地方,那便是天井岸村。村中一道深壕,当地人称之为“天井”。传说,这道深壕是一夜之间塌陷而成的,充满了神秘色彩。
  随着考古工作开展,天井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专家们通过勘探和研究发现,天井是一处汉代的祭祀遗址,很可能与当时的祭天活动有关。在天井以东约500米的地方,还发现了一处汉代的大型祭坛遗址——五帝坛。这一发现,让天井岸村的历史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它不仅是一个普通的村庄,更是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宝库。
  我走过嵯峨山的每一道山梁,每一条看似干涸却暗藏故事的溪涧。品读三原天井的玄奇,仿佛饮下寨子村那神秘古井中清冽的泉水;探访寨子村潦池洼的粼粼波光,轻抚那被奉为灵石的拜石。站在杨家山顶,我遥望远方的县城,那片人间烟火在苍茫山色中显得有些虚幻。我回想起在山区教书的日子,那时的清苦与坚守,踏过小盘村那雪飘十里的幸福路,穿过岁月斑驳的申家村马鞍桥,在冯村百年老窑中栖息,感受时光的凝滞。
  我目睹塬上人家的幸福生活,那是一种源自黄土的质朴欢喜。驻村期间,我曾拜访过如官庄村军医老杨般仁心仁术之人,见识过洪水村三耙叔那般倔强而可爱的性格,也遇见过樊家河村接新娘的骑车人脸上洋溢的纯真喜悦。最难忘的是围炉夜话,聆听老者用沙哑嗓音讲述唐陵村村民打狼的故事,那惊心动魄的故事中透露出一股生命的顽强。
  嵯峨于我,早已不只是一座山。它是一卷摊开的、用黄土与风霜写就的大书。每一道沟壑都是句子,每一处遗迹都是注脚。我读它千遍,仍如初识。日落时分,我总爱望向西塬,看夕阳为嵯峨山镀上最后一层金辉。那光温暖而苍凉,沉入漫漫长夜,也沉入我的心底。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