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26日
西安“三张清单+三维联动”织密食品安全网
本报讯(记者 张恒)5月19日,记者了解到,为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推行“三张清单+三维联动”监管机制,通过制定食用农产品重点品种监管清单、重点供应场地监管清单、重点产地监测清单,深入开展重点品种靶向治理、重点场地规范管控、重点产地源头治理,强化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精准监管。
该机制聚焦食用农产品药物残留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和风险管控,综合分析近年来市场销售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结果,将问题较多、风险较高的若干品种纳入年度治理计划。2025年确定5个重点品种,针对常见的不合格项目,集中监管力量,通过综合施策、从严管控、攻坚见效,有效解决农残药残超标等问题,不断提升重点品种质量水平。
在流通环节,西安市市场监管局梳理食用农产品从产地流入西安的首站,涵盖农批市场、连锁商超集配仓、网络平台本地仓等重点场地,制定对应监管清单。通过严格落实“五个必须”义务,即必建供应商档案、必签质量安全协议、必索进货凭证、必索合格凭证、必入场批批检测,全面推广“陕生鲜”追溯系统,以“首站登记+扫码流转”模式实现产品信息全程可溯。自今年4月机制运行以来,已有274批次重点品种食用农产品流入西安,合格率达99.6%。
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将重点品种的具体产地纳入重点产地监测清单,深化产销两地风险管控联动,通过产地溯源监测与监管协作,推动产地源头治理,提升产地准出食品安全水平。在监管过程中,强化信息共享、风险预警和执法协作,针对未按规定出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等质量合格凭证,以及抽样检测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第一时间函告产地农业农村部门。对连续2批次入场抽样检测不合格的问题产地,实施重点监管,及时采取暂停供货或更换货源等措施,全方位筑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该机制聚焦食用农产品药物残留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和风险管控,综合分析近年来市场销售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结果,将问题较多、风险较高的若干品种纳入年度治理计划。2025年确定5个重点品种,针对常见的不合格项目,集中监管力量,通过综合施策、从严管控、攻坚见效,有效解决农残药残超标等问题,不断提升重点品种质量水平。
在流通环节,西安市市场监管局梳理食用农产品从产地流入西安的首站,涵盖农批市场、连锁商超集配仓、网络平台本地仓等重点场地,制定对应监管清单。通过严格落实“五个必须”义务,即必建供应商档案、必签质量安全协议、必索进货凭证、必索合格凭证、必入场批批检测,全面推广“陕生鲜”追溯系统,以“首站登记+扫码流转”模式实现产品信息全程可溯。自今年4月机制运行以来,已有274批次重点品种食用农产品流入西安,合格率达99.6%。
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将重点品种的具体产地纳入重点产地监测清单,深化产销两地风险管控联动,通过产地溯源监测与监管协作,推动产地源头治理,提升产地准出食品安全水平。在监管过程中,强化信息共享、风险预警和执法协作,针对未按规定出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等质量合格凭证,以及抽样检测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第一时间函告产地农业农村部门。对连续2批次入场抽样检测不合格的问题产地,实施重点监管,及时采取暂停供货或更换货源等措施,全方位筑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