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21日
绿潮奔涌启新程
尚延峰 田海花
西部地区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长庆油田采油三厂横跨陕西、宁夏两地,作为长庆油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能源革命的前沿阵地,始终把生态优先摆在开发建设的重要位置,全力打造石油“绿”、守护河水“清”、奔赴能源“新”,以绿潮奔涌之势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打造石油“绿”:黄土地上织绿锦
4月末,长庆油田采油三厂100余名员工用3天时间,在陕北盘古梁采油作业区旁19层的“天梯”上栽植树苗1.2万余株,为黄土地披上“绿装”。采油三厂始终坚持“开发一个油田,留下一片绿色”的理念,实施井场绿化、边坡固化、场站美化、布井优化的建设方案,全力打造生态、绿色、环保油田。
近年来,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先后投资千万元,在靖边、吴起等5县(区)域内建设碳汇林7160余亩,栽种各类树木20万余株,建成清洁文明井场200余座,每年减碳21.13万吨左右。
为进一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长庆油田采油三厂积极寻找适应油区独特环境条件的植物品种与绿化方式,筑屏障、提“颜值”。在陕北黄土高原,该厂在油区附近栽植乔灌木3.63万株,绿树成林后,将实现年产碳汇量0.53万吨。
守护河水“清”:黄河岸边筑防线
陕北地区是我国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也是油气资源的富集区、生产区。长庆油田采油三厂镶嵌在黄河“几”字形中,守护黄河成了长庆人共同努力的目标。为守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先后投资数千万元,对安全环保隐患井、长关井进行封堵,并对关停封堵后的井场进行植树种草复绿;开展“三废”处理技术攻关,实现生产生活废水100%循环利用、井下清洁作业全覆盖。
在牛毛井集中处理站,300余亩绿地草木葱茏,清洁文明井场建设覆盖率100%,生产现场可绿化区域达90%以上……一幅绿色生态新画卷正在悄然铺展。
同时,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强化全过程节能理念,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精打细算”,大力推进节能节水工程和废液回收循环利用工艺、创新试气回收等一系列降低资源消耗的环保技术,从源头上降低能源消耗,绘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生动图景。
奔赴能源“新”:老油田的绿色转型
作为走过五十多年勘探开发历程的老油田,长庆油田采油三厂一方面着力解决资源接替难题,一方面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加速布局新能源赛道。
在陕北高原,年均日照时长达2500至3000小时。当五月的阳光掠过排排光伏电板,为这片闪烁的“蓝海”提供了无限动能。目前,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建成分布式光伏井组325个,装机规模42兆瓦,年发电量近2400万度,源源不断地向井场生产输电。
在长庆油田采油三厂CCUS示范工程的首个注气站——黄138注气站内,8个储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注入地层,实现减碳与增产的双向奔赴。
从“一油独大”到“油气+新能源+CCUS”三大产业协同,长庆油田采油三厂以独特的绿色生态发展实践,在西北大地书写“能源饭碗”的绿色答卷。G
西部地区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长庆油田采油三厂横跨陕西、宁夏两地,作为长庆油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能源革命的前沿阵地,始终把生态优先摆在开发建设的重要位置,全力打造石油“绿”、守护河水“清”、奔赴能源“新”,以绿潮奔涌之势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打造石油“绿”:黄土地上织绿锦
4月末,长庆油田采油三厂100余名员工用3天时间,在陕北盘古梁采油作业区旁19层的“天梯”上栽植树苗1.2万余株,为黄土地披上“绿装”。采油三厂始终坚持“开发一个油田,留下一片绿色”的理念,实施井场绿化、边坡固化、场站美化、布井优化的建设方案,全力打造生态、绿色、环保油田。
近年来,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先后投资千万元,在靖边、吴起等5县(区)域内建设碳汇林7160余亩,栽种各类树木20万余株,建成清洁文明井场200余座,每年减碳21.13万吨左右。
为进一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长庆油田采油三厂积极寻找适应油区独特环境条件的植物品种与绿化方式,筑屏障、提“颜值”。在陕北黄土高原,该厂在油区附近栽植乔灌木3.63万株,绿树成林后,将实现年产碳汇量0.53万吨。
守护河水“清”:黄河岸边筑防线
陕北地区是我国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也是油气资源的富集区、生产区。长庆油田采油三厂镶嵌在黄河“几”字形中,守护黄河成了长庆人共同努力的目标。为守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先后投资数千万元,对安全环保隐患井、长关井进行封堵,并对关停封堵后的井场进行植树种草复绿;开展“三废”处理技术攻关,实现生产生活废水100%循环利用、井下清洁作业全覆盖。
在牛毛井集中处理站,300余亩绿地草木葱茏,清洁文明井场建设覆盖率100%,生产现场可绿化区域达90%以上……一幅绿色生态新画卷正在悄然铺展。
同时,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强化全过程节能理念,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精打细算”,大力推进节能节水工程和废液回收循环利用工艺、创新试气回收等一系列降低资源消耗的环保技术,从源头上降低能源消耗,绘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生动图景。
奔赴能源“新”:老油田的绿色转型
作为走过五十多年勘探开发历程的老油田,长庆油田采油三厂一方面着力解决资源接替难题,一方面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加速布局新能源赛道。
在陕北高原,年均日照时长达2500至3000小时。当五月的阳光掠过排排光伏电板,为这片闪烁的“蓝海”提供了无限动能。目前,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建成分布式光伏井组325个,装机规模42兆瓦,年发电量近2400万度,源源不断地向井场生产输电。
在长庆油田采油三厂CCUS示范工程的首个注气站——黄138注气站内,8个储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注入地层,实现减碳与增产的双向奔赴。
从“一油独大”到“油气+新能源+CCUS”三大产业协同,长庆油田采油三厂以独特的绿色生态发展实践,在西北大地书写“能源饭碗”的绿色答卷。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