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21日
临潼区为低收入人口筑牢医疗保障防线
基层医疗
本报讯(记者 黄敏 通讯员 徐莎)5月16日,西安市临潼区民政局、医疗保障局签订医疗救助对象信息共享协议,通过强化信息联通、优化服务流程、深化政策落实,构建起低收入人口医疗救助的精准保障体系,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负担。
按照双方协议,临潼区民政局在每月完成城乡低保等人员动态调整后,将第一时间把相关精准数据传输给该区医保部门,医保部门据此实时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开展医疗身份标识,实现救助对象应识尽识。
据了解,通过省级与区级数据的双向补漏,截至目前,临潼区1434名城乡特困人员、8332名城乡低保对象、718名城乡低收入边缘人口已全部完成医疗身份精准标识。与去年同期相比,医疗救助人数增长116%,群众满意度达99%,有效解决了因数据壁垒而可能出现的救助遗漏问题,让惠民政策精准触达目标人群。
共享协议签订后,低收入人口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医疗救助金可通过系统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无须先行垫付资金。数据显示,借助即时减免机制,临潼区已成功避免多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的发生,真正让困难群众“有病敢医”。今年前4个月,临潼区累计发放医疗救助基金376.35万元,其中“一站式”救助381人次307.18万元;医后救助56人次69.17万元,救助人次同比增长116%。
“每一笔救助资金的精准落地,都是对群众生命的守护。我们将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低收入人口构建起更加坚实的健康防护屏障。”临潼区民政局局长杨海表示,该局将持续深化数据共享机制,探索建立更高效的数据传输通道,确保低收入人口身份信息在医保系统实时更新。同时,持续加大教育救助、住房保障等其他惠民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相关政策知晓率,努力推动单一医疗救助向综合保障体系升级。
本报讯(记者 黄敏 通讯员 徐莎)5月16日,西安市临潼区民政局、医疗保障局签订医疗救助对象信息共享协议,通过强化信息联通、优化服务流程、深化政策落实,构建起低收入人口医疗救助的精准保障体系,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负担。
按照双方协议,临潼区民政局在每月完成城乡低保等人员动态调整后,将第一时间把相关精准数据传输给该区医保部门,医保部门据此实时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开展医疗身份标识,实现救助对象应识尽识。
据了解,通过省级与区级数据的双向补漏,截至目前,临潼区1434名城乡特困人员、8332名城乡低保对象、718名城乡低收入边缘人口已全部完成医疗身份精准标识。与去年同期相比,医疗救助人数增长116%,群众满意度达99%,有效解决了因数据壁垒而可能出现的救助遗漏问题,让惠民政策精准触达目标人群。
共享协议签订后,低收入人口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医疗救助金可通过系统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无须先行垫付资金。数据显示,借助即时减免机制,临潼区已成功避免多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的发生,真正让困难群众“有病敢医”。今年前4个月,临潼区累计发放医疗救助基金376.35万元,其中“一站式”救助381人次307.18万元;医后救助56人次69.17万元,救助人次同比增长116%。
“每一笔救助资金的精准落地,都是对群众生命的守护。我们将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低收入人口构建起更加坚实的健康防护屏障。”临潼区民政局局长杨海表示,该局将持续深化数据共享机制,探索建立更高效的数据传输通道,确保低收入人口身份信息在医保系统实时更新。同时,持续加大教育救助、住房保障等其他惠民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相关政策知晓率,努力推动单一医疗救助向综合保障体系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