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14日
临渭区中草药“点绿成金”之路







吴武刚 文/图
三秦大地上,渭南市临渭区正以独特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书写着浓墨重彩的篇章。其围绕中草药种植,尤其是连翘、艾草等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渭南林下经济发展的生动范例。
连翘花开 点亮生态经济之光
“连翘花开漫枝稠,金铃串串惹怜忧。黄光远望欲夺目,寿丹近看半含羞。”这是古诗对连翘花的至美描画。人间四月、天留山下,小桥流水、风景如画,连翘花开正当时。走进临渭区的山间田野,连翘花金黄一片,宛如繁星洒落人间。这小小的花朵,不仅是春日里最美的风景,更是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花。
连翘,这种多年生小灌木,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扎根于秦岭北麓的浅山地带。每年三月,连翘破寒而出,率先为大地披上金色的盛装,成为早春的使者。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实更是价值不菲,7月的青翘、霜降后的黄翘皆是中药材市场上的热门货。当地群众祖祖辈辈与连翘相伴,采撷连翘果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近年来,临渭区敏锐地察觉到连翘背后巨大的产业潜力。为建设美好生活示范区,他们将发展银发经济与中药材种植有机结合,以秦岭北麓得天独厚的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连翘产业。如今,临渭区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连翘种植形成了规模。在种植过程中,当地还充分考虑了生态效益,连翘耐瘠薄、抗逆性强的特性使其成为荒山造林的优选树种,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为水土保持贡献了力量。
在产业链建设方面,临渭区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辖区内5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各显神通,7 座日光育苗大棚、1栋1300平方米玻璃温室大棚拔地而起,300平方米气调库、烘干房、生产车间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从连翘的种植、培育到加工、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群众收入,群众参与种植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艾草飘香 助力产业多元发展
除了连翘,艾草也在临渭区的林下经济版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艾草虽平凡,却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其浑身是宝的特性,为当地带来了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机遇。
在艾草种植基地,大片的艾草随风摇曳,散发出独特的香气。当地企业将艾草进行深加工,制作成了艾绒、艾条、艾柱等艾灸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全国各地,满足了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同时,艾草制成的香囊、艾草枕等特色产品也深受市场欢迎,成为了当地的特色名片。
艾草的种植还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从田间管理到产品加工,各个生产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这让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增收。一些村民说,过去只靠传统农业种植,收入微薄,如今在艾草种植基地工作,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能学到不少种植和加工技术,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林下经济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据了解,陕西省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各地发展特色林下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全省去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825亿元,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总数达159个,下达林业产业及林下经济发展资金1.08亿元,提升改造核桃、枣、花椒、茶叶、中药材等特色经济林 100.15 万亩。借全省林下经济发展的东风,临渭区的核桃、花椒及中草药种植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基本形成了以连翘、苍术、金银花、五味子、黄芩、生地等中长期药材为主,以紫花地丁、蒲公英、板蓝根、艾草等短期药材为辅的中药材种植产业体系,全区中草药种植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迅速迈进。
一方面,加强科技投入,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连翘、艾草等中药材的优良品种选育和高效种植技术研究,提高中药材品质和产量。另一方面,注重品牌建设,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品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举办中药材产业推介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不断扩大临渭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临渭区还注重产业融合发展,将中草药种植与生态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有机结合。打造了集观光、采摘、康养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园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体验,进一步拓展了产业附加值,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在临渭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连翘、艾草等中草药种植产业正蓬勃发展,为林下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未来,临渭区将继续坚守生态底线,以创新为驱动,不断拓展中草药种植产业链,构建更加完善的林下经济产业体系,让更多群众共享绿色发展的成果,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奋勇前行,在全省林下经济发展浪潮中书写壮丽篇章。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