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09日
澄城县寺前镇 多维度打造和美家园
本报讯(李秦星 谭艳平)4月28日,笔者了解到,近年来,作为渭南市乡村振兴示范镇,澄城县寺前镇锚定“走在前、做示范”目标,将发展活力注入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生态治理和民生改善的实践中,奏响乡村振兴“四部曲”,让“古徵门户”焕发时代新韵。
在特色产业园里,笔者看到,一颗颗脆瓜垂吊叶下,红彤彤的普罗旺斯西红柿挤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蔡袋村的阳光玫瑰在防雨棚下,藤蔓抽出嫩绿的新芽,花穗初露头角。道路两旁,桃树、梨树正值盛花期,粉白的花间蜂蝶翩跹。樱桃藏在绿叶间若隐若现,果农们忙着架防鸟网,生怕馋嘴的鸟儿抢先偷吃……从设施农业到特色果业,从传统种植到智慧管理,产业振兴的种子在寺前镇蓬勃萌发,发展号角响彻田野。
寺前镇精心打造“15分钟干部思想文化教育圈”,提升改造寺前印记——红色历史文化展示馆,建成杨铁仓事迹陈列室、蔡袋村史馆、醍醐村史馆等,号召党员干部群众感悟先辈革命精神。澄城第一党支部旧址修复项目正加快推进,计划通过文物修缮、场景复原与数字化展陈,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重焕光芒,未来将成为党员干部的“初心课堂”和青少年的“研学基地”。
寺前镇以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以“净化、绿化、美化”为目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网格员、志愿者、环卫工人穿梭于村道巷陌,紧盯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等薄弱区域,按照“镇区、村巷道、庭院、道路沿线”四个层次,精准整治户内外“脏、乱、差”问题,消除环境卫生整治盲点,将绿水青山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幸福。
如今的寺前镇街道,卫生室、养老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设施完备。从“好媳妇”评选到“星级文明户”创建,从产业园分红到低保兜底保障,寺前镇以民生“小切口”推动幸福“大提升”。全镇首家数字乡村智慧平台建成,实现数字化管理,通过数据与地图可视化交互,既便于掌握村情、科学决策,又能实时监控老年人健康状况。蔡袋村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坚持“医养结合”,基础床位、护理型床位及活动室、洗衣房等配套设施齐全。全镇以“微实事”撬动“大幸福”,让民生暖意浸润百姓心田。
在特色产业园里,笔者看到,一颗颗脆瓜垂吊叶下,红彤彤的普罗旺斯西红柿挤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蔡袋村的阳光玫瑰在防雨棚下,藤蔓抽出嫩绿的新芽,花穗初露头角。道路两旁,桃树、梨树正值盛花期,粉白的花间蜂蝶翩跹。樱桃藏在绿叶间若隐若现,果农们忙着架防鸟网,生怕馋嘴的鸟儿抢先偷吃……从设施农业到特色果业,从传统种植到智慧管理,产业振兴的种子在寺前镇蓬勃萌发,发展号角响彻田野。
寺前镇精心打造“15分钟干部思想文化教育圈”,提升改造寺前印记——红色历史文化展示馆,建成杨铁仓事迹陈列室、蔡袋村史馆、醍醐村史馆等,号召党员干部群众感悟先辈革命精神。澄城第一党支部旧址修复项目正加快推进,计划通过文物修缮、场景复原与数字化展陈,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重焕光芒,未来将成为党员干部的“初心课堂”和青少年的“研学基地”。
寺前镇以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以“净化、绿化、美化”为目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网格员、志愿者、环卫工人穿梭于村道巷陌,紧盯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等薄弱区域,按照“镇区、村巷道、庭院、道路沿线”四个层次,精准整治户内外“脏、乱、差”问题,消除环境卫生整治盲点,将绿水青山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幸福。
如今的寺前镇街道,卫生室、养老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设施完备。从“好媳妇”评选到“星级文明户”创建,从产业园分红到低保兜底保障,寺前镇以民生“小切口”推动幸福“大提升”。全镇首家数字乡村智慧平台建成,实现数字化管理,通过数据与地图可视化交互,既便于掌握村情、科学决策,又能实时监控老年人健康状况。蔡袋村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坚持“医养结合”,基础床位、护理型床位及活动室、洗衣房等配套设施齐全。全镇以“微实事”撬动“大幸福”,让民生暖意浸润百姓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