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21日
千阳县夹咀村 发展村集体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刘继军 张新龙)3月17日,笔者了解到,近年来,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千阳县夹咀村在常态化防返贫机制的推动下,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使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千阳县水沟镇夹咀村集体经济从2021年的12.6万元,到2024年实现村集体经济的1001.45万元,打破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难以“破冰”的瓶颈。
2021年,夹咀村利用帮扶项目为村上积累村集体所属的30余台、价值150多万元的农业机械组建了村级农机服务队。村上组织了由一名村干部带队,5位农机手远征渭南从事小麦收割业务,仅此一项就为村上实现了12.6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此后,该村在水沟镇以及县级定点帮扶单位供销联社的支持下,注册成立了夹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夹禾公司”),开启了夹咀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序幕。
从2021年到2024年,夹咀村集体经济就从12.6万元跨越式的达到了1001.45万元,成为千阳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村之一。2023年,该村在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集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粮食购销烘干、深加工于一体的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为了降低种植成本,打通销售渠道,县供销联社与夹禾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在供应化肥、农药、种子、农具等农资中,依托供销系统销售平台和网络进行农副产品销售,打通双向流通堵点,实现农资下行、农副产品上行。
夹咀村在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过程中,形成了以农机社会化服务、粮食烘干塔为“两翼”,基层党建领航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24年,该村为农机安装了导航无人驾驶系统,农机社会化服务效率大大提高。夹禾公司通过种子优选、测土配方施肥、麦田科学管理拓展服务半径,按照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的模式吸纳农户积极参与到集体经济的发展中来。
如今,夹咀村农机社会化服务、粮食烘干储销业务已经覆盖全镇,服务面积1.38万余亩。驻村第一书记孟晓辉介绍,土地入股还解决了谁来种地和撂荒地长期不能得到治理的问题。夹禾公司带头实施全市推广的“3335”宽幅沟播技术,被纳入市级区域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在巩固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夹咀村采取抱团发展,统筹全镇农机,订单式服务等有效手段,让夹咀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保持后续发展劲头十足。
千阳县水沟镇夹咀村集体经济从2021年的12.6万元,到2024年实现村集体经济的1001.45万元,打破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难以“破冰”的瓶颈。
2021年,夹咀村利用帮扶项目为村上积累村集体所属的30余台、价值150多万元的农业机械组建了村级农机服务队。村上组织了由一名村干部带队,5位农机手远征渭南从事小麦收割业务,仅此一项就为村上实现了12.6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此后,该村在水沟镇以及县级定点帮扶单位供销联社的支持下,注册成立了夹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夹禾公司”),开启了夹咀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序幕。
从2021年到2024年,夹咀村集体经济就从12.6万元跨越式的达到了1001.45万元,成为千阳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村之一。2023年,该村在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集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粮食购销烘干、深加工于一体的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为了降低种植成本,打通销售渠道,县供销联社与夹禾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在供应化肥、农药、种子、农具等农资中,依托供销系统销售平台和网络进行农副产品销售,打通双向流通堵点,实现农资下行、农副产品上行。
夹咀村在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过程中,形成了以农机社会化服务、粮食烘干塔为“两翼”,基层党建领航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24年,该村为农机安装了导航无人驾驶系统,农机社会化服务效率大大提高。夹禾公司通过种子优选、测土配方施肥、麦田科学管理拓展服务半径,按照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的模式吸纳农户积极参与到集体经济的发展中来。
如今,夹咀村农机社会化服务、粮食烘干储销业务已经覆盖全镇,服务面积1.38万余亩。驻村第一书记孟晓辉介绍,土地入股还解决了谁来种地和撂荒地长期不能得到治理的问题。夹禾公司带头实施全市推广的“3335”宽幅沟播技术,被纳入市级区域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在巩固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夹咀村采取抱团发展,统筹全镇农机,订单式服务等有效手段,让夹咀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保持后续发展劲头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