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17日
卤水点豆腐
刘艳芳
前不久,带着女儿跟着爸妈回老家走亲戚。听着亲戚闲聊,提到了要做豆腐。六岁的女儿满脸诧异,说道:“你们还会做豆腐,我妈妈就不会。”这话惹得大人们哈哈大笑。为了让女儿了解豆腐是如何做出来的,我决定带她去姑姑家一探究竟。
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进门时,姑姑已经将浸泡了一夜的黄豆,用机器打磨成雪白的豆浆。姑姑说:“以前磨豆子全靠石磨,一点点慢慢磨,现在有机器,一会儿就打好。不过,接下来的工序还得靠人工完成。”
我看着姑姑把一个带凹槽漏斗的石圆盘架在锅沿上,爸爸接过姑姑手中白色的网纱袋子,将磨好的黏稠豆泥和水舀进去,然后开始用力攥压。雪白的豆浆沿着青石凹槽形成一条奶白的河流缓缓地注入大锅里。当铁锅里的豆浆开始冒泡时,屋里的炕桌上已摆好釉色温润的粗陶坛。坛中的卤水是老盐卤。姑姑的手指捏着铜勺,在翻涌的豆浆里不停地搅动。
“点卤要像绣花,急不得也慢不得。”姑姑这么说。铜勺碰着陶坛,发出清脆的声响,琥珀色的卤水坠入乳白的波涛之中。刹那间,翻滚的浆液凝成豆花。女儿踮起脚尖,望着这如魔术般的时刻,不禁发出“哇”的惊叹。
木窗棂透进的晨光正好落在锅沿上,将漂浮的豆花染成淡金色。豆香与卤水特有的矿物气息在晨雾中相互交融。姑姑的蓝布围裙沾上了豆渣,袖口被热气蒸出深色云纹。她将竹筛压进豆花里,清水从筛眼滴落的声音,和檐角融化的雪水节奏一致。压豆腐的青石是从河里背回来的,经年累月,石纹里浸着豆腥与盐霜。
如今超市的石膏豆腐白嫩如脂,却再尝不出那一丝若有若无的苦味。老辈人常说,卤水豆腐的涩是海的味道。偶尔在清晨从睡梦中惊醒,总恍惚听到铜勺碰陶坛的清脆声音。那声音里,沉睡着我整个童年的晨光。
前不久,带着女儿跟着爸妈回老家走亲戚。听着亲戚闲聊,提到了要做豆腐。六岁的女儿满脸诧异,说道:“你们还会做豆腐,我妈妈就不会。”这话惹得大人们哈哈大笑。为了让女儿了解豆腐是如何做出来的,我决定带她去姑姑家一探究竟。
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进门时,姑姑已经将浸泡了一夜的黄豆,用机器打磨成雪白的豆浆。姑姑说:“以前磨豆子全靠石磨,一点点慢慢磨,现在有机器,一会儿就打好。不过,接下来的工序还得靠人工完成。”
我看着姑姑把一个带凹槽漏斗的石圆盘架在锅沿上,爸爸接过姑姑手中白色的网纱袋子,将磨好的黏稠豆泥和水舀进去,然后开始用力攥压。雪白的豆浆沿着青石凹槽形成一条奶白的河流缓缓地注入大锅里。当铁锅里的豆浆开始冒泡时,屋里的炕桌上已摆好釉色温润的粗陶坛。坛中的卤水是老盐卤。姑姑的手指捏着铜勺,在翻涌的豆浆里不停地搅动。
“点卤要像绣花,急不得也慢不得。”姑姑这么说。铜勺碰着陶坛,发出清脆的声响,琥珀色的卤水坠入乳白的波涛之中。刹那间,翻滚的浆液凝成豆花。女儿踮起脚尖,望着这如魔术般的时刻,不禁发出“哇”的惊叹。
木窗棂透进的晨光正好落在锅沿上,将漂浮的豆花染成淡金色。豆香与卤水特有的矿物气息在晨雾中相互交融。姑姑的蓝布围裙沾上了豆渣,袖口被热气蒸出深色云纹。她将竹筛压进豆花里,清水从筛眼滴落的声音,和檐角融化的雪水节奏一致。压豆腐的青石是从河里背回来的,经年累月,石纹里浸着豆腥与盐霜。
如今超市的石膏豆腐白嫩如脂,却再尝不出那一丝若有若无的苦味。老辈人常说,卤水豆腐的涩是海的味道。偶尔在清晨从睡梦中惊醒,总恍惚听到铜勺碰陶坛的清脆声音。那声音里,沉睡着我整个童年的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