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焦馆长的公益故事课
    焦美宁正在给学生读绘本。

  本报记者 邵林喜 张涵 张梦馨 文/图
  10年,400多所学校,2万多公里行程,焦美宁的公益故事课将阅读的种子播撒在了乡村的土地上,给孩子们带去了知识与快乐。2023年,焦美宁获评全国“乡村阅读榜样”称号;2024年,获评2024年第二季度“西安好人”;今年1月,上榜2024年第四季度“陕西好人榜”。
  2月27日清晨,记者在西安市临潼区骊山新家园学校见到了匆匆赶来上故事课的焦美宁。“昨天还有另一所学校的课,我一周至少上4节故事课。”焦美宁笑呵呵地说。
  2015年,焦美宁在西安市临潼区创办了知阅图书馆。同年11月中旬,她在陕西省图书馆参加日本著名绘本作家宫西达也的读者见面会时,了解到宫西达也已经坚持20多年给日本乡村的孩子讲故事。“当时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了。”焦美宁回忆道,“我突然意识到,原来阅读可以以这样温暖而有力量的方式走进乡村孩子的生活。”2015年12月9日,焦美宁的第一节公益故事课在临潼区小寨小学开课了。
  从那以后,焦美宁毅然踏上给乡村孩子上故事课、读绘本的公益之路。刚开始,她面临着诸多困难。没有固定的教学场地,她就四处联系学校。“只要有学校同意,我就去,多远我都去。”焦美宁斩钉截铁地说,没有合适的教学资源,她就自己掏钱购买绘本。“每当看见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好奇和渴望的眼睛,看到他们因为我的讲述而欢笑、而思考、而感动,我就知道,这条路我走对了。”焦美宁说。
  为了给孩子们带来更优质的阅读体验,焦美宁不断学习和提升教学能力。她参加各种培训课程,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精心设计每一堂故事课。在课堂上,她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有趣的互动,将孩子们带入一个个奇妙的故事世界,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感悟人生。
  焦美宁的坚持和付出,不仅改变了乡村孩子们的阅读生活,也感染了身边许多人。在她的图书馆里,经常有带孩子来看书的妈妈被她的坚持打动,加入到她的公益队伍中来。
  在焦美宁和团队成员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孩子爱上了阅读。许多孩子在公益故事课上第一次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第一次对外面的世界有了向往。焦美宁欣慰地说:“看到孩子们的变化,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意义。”
  如今,焦美宁依然奔波在讲故事的路上,用她的爱心和知识,为孩子们点亮阅读的明灯。“我知道,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让更多的乡村孩子享受到阅读的快乐。”焦美宁坚定地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