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石拱桥

  王印明

  家乡地处秦岭南麓的丘陵地带,村口有条溪流蜿蜒而过,滋润着这一方土地。溪流上有座石拱桥,其建造年代已无从知晓。无论是上学还是赶集,我们都要从这座桥上经过。它虽然普通,不引人注目,却承载着家乡的过往与未来。
  石拱桥,顾名思义,是以天然石料为主要建筑材料,一块块砌筑而成。家乡的石拱桥,高约三米,宽四五米,跨度则更长些,属于单孔石拱桥。它历经岁月的洗礼,屹立在村头,依旧坚固如初。裸露的桥墩、粗糙的石料上布满青苔,尽显沧桑之态。桥面上最初铺设的是砂夹石,粗砺且耐磨。这座石拱桥独特之处在于,桥面西端连接着一条不大的水渠,恰似镶嵌其中的渡槽,自北向南输送水源。下游的人们既可以洗衣淘菜,又能引渠水浇灌庄稼。石拱桥下,清澈的溪流终年潺潺流淌。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常在这里戏水,捉小鱼、逮黄鳝,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石拱桥静卧岁月长河,看惯四季更迭,历经风霜雨雪,承载着一代代人的心路历程。无数个清晨与黄昏,村里人在桥上往来穿梭。桥洞呈弧形,恰似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默默承受着一切,从不叫苦喊累,心甘情愿地肩负千斤重荷。瞧,牛羊走在主人前头,身后还跟着小狗,相互追逐,满是温情。小鸟、蜻蜓疲惫时,偶尔会将石拱桥当作休憩的驿站。后来,独轮车“吱呀”作响,架子车缓缓前行,自行车铃声清脆,农用车马达轰鸣。它们在桥面上驶过,碾压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但石拱桥毫无怨言,默默承受着乡村生活的重担,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变迁。
  时光流转,我终于跨过了家乡这座石拱桥。它静静伫立,送我走出村子。不久后,我在县城落脚,开启了新生活。
  此后,我见识了无数名桥。从历史悠久的赵州桥,到横跨黄河、长江的大桥,再到代表着现代顶尖科技的港珠澳大桥。这些桥,或承载着岁月的沧桑,或展现着现代科技的磅礴力量,将历史与科技完美融合。然而,无论我走到哪里,始终对家乡的石拱桥情有独钟。它给我一种独特的感觉,像一轮明月,清纯明亮。那熟悉亲切的模样,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成为生命中无法割舍的眷恋。
  有人说,彩虹是天上的桥,石拱桥则是人间的虹。家乡的石拱桥犹如一道飞虹腾空,弥合了岁月的斑驳裂痕,为平淡生活增添光芒。它承载着我们理想的舟楫,穿越厚重的岁月长河,坚定地驶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