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咸阳:学用“千万工程” 造福更多乡村
  本报记者 黄河 孙金龙
  2月16日,初春的暖阳照射在永寿县监军街道寨里村的果蔬种植基地,一座座设施大棚错落有序,棚内一垄垄草莓绿意盎然、排列整齐,枝蔓上果实鲜红透亮、个头饱满,种植户董宁在棚内一边忙着整理枝叶,一边向游客介绍新上市的草莓。
  “我种草莓3年了,共有8座大棚,2024年11月底草莓陆续上市。今年元旦、春节期间游客特别多,都是周边县市的。草莓一年结几茬,可以卖到5月份。”董宁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寨里村全力推进“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如今,村里白墙红瓦、街道整洁,产业发展,群众安居乐业,一派祥和的新景象。
  “我们借力乡村振兴,建成了1800亩中药材园,1000余亩特色果业园,60亩灰灰兔养殖园,112亩大棚采摘园。开辟了2公里田园观光环线,打造寨里七景。建成了26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10亩的停车场,推出了农家乐、田园采摘、生态观光等系列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观光。”寨里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化说。
  2024年以来,咸阳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提升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按照“示范先行、压茬推进、点面结合、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力量,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全市各级各部门将“千万工程”作为“一把手”任务强力推进,推动“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
  为统筹推进“千万工程”各项工作,咸阳市率先在市县两级成立工作专班,形成了政府强力抓、部门协同抓、县镇具体抓的良好格局。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搭建起了“千万工程”的政策体系,明确了4个方面21项重点任务、10项保障措施、43项建设标准及具体工作程序,细化了实施“千万工程”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施工表。
  “从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到注重典型示范引领,咸阳市进一步细化分解‘千万工程’建设任务,并将‘千万工程’实施情况纳入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汇报会和目标责任考核范畴,在市级建立月抽查、月调度、现场推进、年终考核机制,在县级建立领导包抓和项目台账管理制度,厘清压实了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学用‘千万工程’,造福更多乡村。”咸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虎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