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12日
产业促增收 群众乐开颜
本报记者 孙金龙 通讯员 陈蒙
“现在,不用去外地打工,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既能照顾家,每月还有2000多元的收入,日子比以前好多咧!”2月8日,淳化县石桥镇寺村村民吕富安高兴地说。
吕富安在寺村百亩示范基地上班多年。该基地每年从村中雇佣富余闲散劳动力40余人次,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基地利用内循环种植养殖模式,把畜禽粪便生产成有机肥,施到果树下面。这样生产出来的果品产量高、品质优,备受市场青睐。”百亩示范基地负责人梁志刚说。
“以前在土坯房里面住,有时候正做饭房顶的泥就掉锅里了,一下雨到处漏,日子过得特别困难。现在我养了100只羊,盖了新房,家具家电啥都有。”车坞镇大店村村民徐启彦高兴地说。
几年前,徐启彦家的住房还是破旧的土坯房,遇到雨季便漏雨不断。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积极参加镇村组织的技能培训,学习种植技术和家禽养殖知识。回到家中,他利用自家的空闲场地,开始尝试养殖奶山羊。
起初,由于缺乏经验,收益并不理想,但徐启彦没有放弃,而是不断总结经验,自己摸索种植和养殖方法。2023年得知小额贷款政策后,他贷款5万元,一次性购买奶山羊100只,逐渐实现了小规模标准化养殖。
如今,徐启彦家也获得了产业补贴、享受国家低保补贴,他被聘为公益岗位保洁员,两个儿子上小学享受“两免一补”等政策,家庭收入稳步增长。
近年来,淳化县多措并举不断增强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链,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改善群众生活,实现群众生产生活新跨越。
“现在,不用去外地打工,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既能照顾家,每月还有2000多元的收入,日子比以前好多咧!”2月8日,淳化县石桥镇寺村村民吕富安高兴地说。
吕富安在寺村百亩示范基地上班多年。该基地每年从村中雇佣富余闲散劳动力40余人次,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基地利用内循环种植养殖模式,把畜禽粪便生产成有机肥,施到果树下面。这样生产出来的果品产量高、品质优,备受市场青睐。”百亩示范基地负责人梁志刚说。
“以前在土坯房里面住,有时候正做饭房顶的泥就掉锅里了,一下雨到处漏,日子过得特别困难。现在我养了100只羊,盖了新房,家具家电啥都有。”车坞镇大店村村民徐启彦高兴地说。
几年前,徐启彦家的住房还是破旧的土坯房,遇到雨季便漏雨不断。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积极参加镇村组织的技能培训,学习种植技术和家禽养殖知识。回到家中,他利用自家的空闲场地,开始尝试养殖奶山羊。
起初,由于缺乏经验,收益并不理想,但徐启彦没有放弃,而是不断总结经验,自己摸索种植和养殖方法。2023年得知小额贷款政策后,他贷款5万元,一次性购买奶山羊100只,逐渐实现了小规模标准化养殖。
如今,徐启彦家也获得了产业补贴、享受国家低保补贴,他被聘为公益岗位保洁员,两个儿子上小学享受“两免一补”等政策,家庭收入稳步增长。
近年来,淳化县多措并举不断增强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链,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改善群众生活,实现群众生产生活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