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春季水产养殖管理注意事项
  安康市渔业生产工作站 李志安 邓小江
  一、注意水温、投喂及水质调控
  水温
  选择连续3天水温≥10℃时开始投喂,初期选择蛋白含量28%~30%的缓沉饲料。投喂策略:8℃~15℃,每日1次,投喂量占鱼体重0.5%~1%,15℃~20℃,每日2次,投喂量提升至1.5%~2%。
  水质
  晴天,中午开增氧机2小时,促进水体上下对流。养殖水体透明度控制保持25~35厘米(手掌入水至肘部隐约可见),过清则补肥,过浓需换水。藻相平衡定期补充硅藻种(如小环藻)+芽孢杆菌,抑制蓝藻发生。底质改良,每10天撒底改颗粒(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分解底部有机物。
  二、选苗放苗
  选苗
  一看活力 轻敲容器边缘,鱼苗迅速集群游动为佳。
  二查体表鳃鲜红、鳞片紧密、无白点或充血。
  三测规格同一池塘放养个体差异不超过10%。
  放养方案
  主养+混养:主养品种(如鲫鱼、鲈鱼)占比60%搭配20%滤食性鱼类(如鲢鳙)净化水质+20%底层鱼(如黄颡鱼)利用残饵。
  放苗操作细节
  抗应激处理 放苗前2小时全池泼洒维生素C(2克/立方米),运输途中可加5‰食盐减少损伤。
  缓苗防应激 鱼苗袋先漂浮塘面30分钟平衡水温,再开袋缓慢加入池水,让鱼自主游出。
  三、常见病害防治水霉病
  水霉病是鱼类因拉网、冻伤等因素造成鱼类体表损伤而感染水霉菌引起的。
  防治方法 治疗时用食盐与小苏打合剂400毫克/升全塘泼洒;或亚甲基蓝1~3毫克/升全塘泼洒,隔2天再泼洒1次,5天后再用0.2~0.3毫克/升二溴海因泼洒1次。
  赤皮病
  赤皮病是鱼类因拉网、冻伤等因素造成鱼类体表损伤而感染荧光假单胞菌引起的。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等。
  防治方法 治疗时用漂白粉l毫克/公斤全池泼洒或漂白粉食物挂蒌,同时投喂磺胺-6-甲氧嘧啶药饵,每50公斤鱼第1天用药5克,第2~7天用药2.5克。
  竖鳞病
  病原体为水型点状假单胞菌。病鱼体表粗糙,鳞片竖起像松球一样向外张开。
  防治方法 对发病鱼塘水体进行彻底消毒,全塘泼洒0.2~0.3毫克/公斤聚维酮碘,1次/天,连续2~3天。用磺胺间二甲氧嘧啶每1公斤鱼每天给药100~200毫克制成药饵投喂,连续投喂5~7天。
  肠炎病
  病原体为肠形点状气单胞菌。当水质环境变化,投喂变质饲料或不正常投饲时,易引起此病。
  防治方法 治疗时可用0.3毫克/升液氯每周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2‰~3‰大蒜素或氟苯尼考及2‰免疫多糖进行内服,连续投喂7天左右。
  车轮虫病
  由多种车轮虫和小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组织而引起。
  防治方法 全池泼洒“车轮净”或“纤虫净”,病情严重时隔天再使用一次;内服“三黄散”“恩诺沙星粉”。定期泼洒“EM原露”“益水宁”“高效复合芽孢杆菌制剂”,抑制车轮虫的繁殖。
  小瓜虫病
  由多子小瓜虫寄生引起,病鱼体表鳍、鳃上肉眼可见布满白色点状的囊泡,体表黏液增多。
  防治方法 由于小瓜虫幼虫孵化时间通常在夜间,所以用药最好在夜间进行,以便杀灭抵抗力相对较弱的幼虫。可全池泼洒“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2小时后泼洒“灭孢灵”“鱼虫宁”或“阿维菌素”溶液。第二天,剂量减半,同时内服“三黄散”“恩诺沙星粉”。
  锚头鳋病
  寄生在鱼的体表或口腔。寄生部位周围组织红肿发炎,伤口出血,肉眼可见红斑和透明、细长的虫体。
  防治方法 全池泼洒“中水百虫杀”或“鱼虫宁”。病情严重时,隔天再使用一次,剂量减半。 (记者 李冀安 整理)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