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赖雅芬 黄敏
12月28日,由陕西农村报主办、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协办的2024陕西乡村文艺创作座谈会在长安大学南校区隆重召开。此次座谈会会聚了来自全省各地的知名文化专家、学者以及长期根植于乡村文艺创作一线的作家们,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乡村文艺创作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陕西乡村文艺创作座谈会是陕西农村报在全省乃至全国独创的一项文化活动、一个文化品牌,自201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7届,以陕西农村报文艺副刊为载体和阵地,凝聚和培育了一大批乡村文艺创作者。
会议伊始,陕西农村报社总编辑由文光首先向与会嘉宾致以诚挚的欢迎和问候,并介绍了召开此次座谈会的目的和意义。随后,各位专家、学者和作家纷纷发言,各抒己见,为乡村文艺创作的繁荣与发展献计献策。
“本次活动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也契合长安大学人文学院的办学氛围。”长安大学人文学校党委书记何红娟称,近年来,学院师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在数字乡村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文化产业等方面承担了多项课题,也组织了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在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贡献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陕西农村报社社长贺小巍在致辞中表示,乡村是广阔而又生机勃勃的,希望与会嘉宾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对陕西农村报副刊一年来的办刊思路及陕西乡村文艺的创作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大家踊跃发言、交流互鉴,碰撞出更多的文艺创作火花。
会上,陕西农村报社编辑出版中心副主任、文艺副刊编辑辜希静介绍了2024年文艺副刊的出版情况。她表示,今年以来,文艺副刊累计制作100多个版面,刊发近千篇文艺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也为乡村作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接下来,文艺副刊还将进一步加强与乡村创作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深入挖掘更多充满烟火气息、富有乡村韵味的优质文章。
在座谈交流环节,多位知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分享了他们的创作经验和心得。文艺创作者、西安市文明办原主任杨毅波是陕西农村报的忠实读者和作者,在他看来,这几年报纸内容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版面愈发新颖,吸引了一大批乡村文艺爱好者投稿。接下来,希望能以副刊为阵地,建立一支稳固的乡村作家队伍,并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组织采风活动,加强培训交流,提高乡村作家的写作水平。
“乡村文艺创作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乡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挖掘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三原县作协主席尹跃翔在发言中称,这几年乡村的变化有目共睹,希望大家把目光聚焦乡村、聚焦农民,创作出更多的乡村题材作品。
此外,与会嘉宾还就如何更好地推动乡村文艺创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一致认为,要加强乡村文艺创作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乡村作家和文艺人才。同时,加大对乡村文艺创作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创作平台和展示机会,让乡村文艺作品更好地走向社会、走向大众。
此次乡村文艺创作座谈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为广大乡村文艺创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碰撞火花的平台,也为乡村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文艺创作一定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