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乡思
  张梓涵

  “有梦不到长安,此心安稳,只有归耕去。试问雪溪无恙否,十里淇园佳处。修竹林边,寒梅树底,准拟全家住。柴门新月,小桥谁扫归路。”晚自习结束,在回宿舍的路上,我轻吟王庭筠的诗词,不禁想起远在故乡的奶奶。
  在我的记忆里,最期盼的时刻便是柿子树上红彤彤的柿子压弯树枝,像一个个红灯笼,映衬着蓝天白云。这时,奶奶搬来木梯靠在树干上,固定好梯子,便缓缓爬上梯子摘柿子。站在树下的我,早已把小篮子举过头顶,接着那软软的红柿子。奶奶每次只摘两三个柿子,用来烙柿子饼,说是刚好够我吃。
  奶奶先从面粉袋里舀出一大勺面粉倒入盆中,接着倒入温水开始和面,不断地揉搓,不一会儿便出现一个成形的面团。用大拇指在面团压出一个小凹陷,从篮子里取出柿子,剥去最外面那层半透明的皮,拿起一根筷子戳破柿子里层的膜,橙红色的果浆不断流出。奶奶将柿子果浆与面团混合一起,继续揉搓,直至整个面团呈现橙红色。灶膛里,麦草燃起的火舔着锅底,我帮奶奶不断往灶膛里添柴火。奶奶把面团压成饼状贴在铁锅里,很快便有香气飘散。不一会儿,烙好的柿子饼出锅了。
  奶奶用锅铲把柿子饼挪到案板上,再用菜刀把它切成小块。我伸出小手去拿靠近案板最近的那一块,总是因为太烫而缩回手。我把手放在嘴边使劲吹气降温,仍不罢休,在柿子饼冒出的热气还在徐徐飘上屋顶时,把它成功拿到手中,大口吃了起来。
  “别吃那么急,都是你的。”奶奶把那些柿子饼放在盘子里,看着我吃饼的样子,脸上的笑容从未断过……
  回到宿舍,我拨通父亲的电话,叮嘱父亲回老家时帮奶奶摘柿子,奶奶已经爬不动梯子了。我多想由我来爬上木梯,摘下柿子放到篮子里,再拉着奶奶的手慢慢进入厨房,和奶奶一起烙柿子饼。
  第二天清晨,寒风乍起,落叶飘零,思乡之情又涌上心头。此时的故乡,可能已是雪花飘舞,水墨山水间,几颗遗采的红彤彤的柿子挂在高高的树丫上,麻雀兜着蓬松的羽毛在疏落的枯枝上跳跃,一缕缕轻烟在村庄的周围袅袅升起……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