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3日
寒途念亲暖
何阳
下班路上,寒风刮得我耳朵生疼。在这风声中,我听到了铁轨上传来规律而有力的“哐当哐当”的声音,那是运煤专列即将起航的前奏。这声音宛如古老的摆钟,将我的思绪牵回往昔。
十几年前的一个冬天,我向窗户的玻璃哈着气,隔着玻璃的水雾,看到邻居家散发出温柔的灯光,耳畔全是邻居家团聚而幸福的笑声。突然,母亲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儿子,快,我们该走了,要赶不上火车了!”母亲蹲下给我穿好棉衣,拉着我往车站的方向赶去。我们要去七百多公里外父亲工作的地方过年。
父亲工作的地方在神木孙家岔镇的一个小煤矿。在当时交通并不便利的年代,我和母亲要坐十五个小时的火车,再坐两个小时的汽车,才能见到父亲。这样珍贵的团聚,对于我们是艰辛而幸福的。
我和母亲随着拥挤的人流找到火车床位。母亲让我早早休息,也许是坐火车的新奇感,抑或是对即将到来的团聚满怀期待,我没有一点睡意。由于工作和距离的原因,父亲很少回家,偶尔回一次家,也是待不了几天就走了。我望向火车窗外,一片漆黑,只能看到玻璃上我稚嫩的脸庞和母亲收拾床铺的身影。慢慢地,父亲模糊的轮廓仿佛出现在窗户的倒影上,我努力想回忆起他的样貌,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只能靠着父亲的照片和我那碎片化的记忆将他的轮廓拼凑起来。
记忆中,我与父亲一起生活的场景弥足珍贵。在我更小的时候,父亲还在家附近工作,他每天早上会把我扛在肩膀上,送我去幼儿园。那时的父亲很高大,肩膀宽阔。每次我坐在父亲的肩膀上,都会将脑袋耷拉在他的头顶,那种幸福无与伦比。每天放学,父亲都会在巷道尽头接我,手里备好美味的肉包子。我会冲向他,手舞足蹈地分享着幼儿园的趣事。父亲总是拉着我的手,微笑着看着他的孩子。后来,父亲调去了榆林工作,无法经常陪伴我们。他温柔的眼神和轻柔的声音在我的脑海中开始变得模糊。
我在母亲的安抚下,沉睡过去。不知过了多久,车窗外的雪下大了,山川大地一片白茫茫,道旁树枝上挂满雪绒花。因道路上有积雪,车子艰难行进。
我们终于到达父亲工作的地方。远远地,看见父亲面带笑容站在雪中等待我们。父亲的眼神和我记忆中一样温柔。这景象突然缓解了我赶路的急躁,感觉到久违的踏实。我心里特别激动,久别重逢的喜悦温暖了风雪天的寒冷,冲散了跋涉七百多公里的疲惫。
如今,随着交通的发展,以前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缩短至4个小时,亲人们团聚的距离也随着火车鸣笛声缩短。寒风依旧在我的脸庞刮过,但我心中的暖意却愈发浓厚。
下班路上,寒风刮得我耳朵生疼。在这风声中,我听到了铁轨上传来规律而有力的“哐当哐当”的声音,那是运煤专列即将起航的前奏。这声音宛如古老的摆钟,将我的思绪牵回往昔。
十几年前的一个冬天,我向窗户的玻璃哈着气,隔着玻璃的水雾,看到邻居家散发出温柔的灯光,耳畔全是邻居家团聚而幸福的笑声。突然,母亲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儿子,快,我们该走了,要赶不上火车了!”母亲蹲下给我穿好棉衣,拉着我往车站的方向赶去。我们要去七百多公里外父亲工作的地方过年。
父亲工作的地方在神木孙家岔镇的一个小煤矿。在当时交通并不便利的年代,我和母亲要坐十五个小时的火车,再坐两个小时的汽车,才能见到父亲。这样珍贵的团聚,对于我们是艰辛而幸福的。
我和母亲随着拥挤的人流找到火车床位。母亲让我早早休息,也许是坐火车的新奇感,抑或是对即将到来的团聚满怀期待,我没有一点睡意。由于工作和距离的原因,父亲很少回家,偶尔回一次家,也是待不了几天就走了。我望向火车窗外,一片漆黑,只能看到玻璃上我稚嫩的脸庞和母亲收拾床铺的身影。慢慢地,父亲模糊的轮廓仿佛出现在窗户的倒影上,我努力想回忆起他的样貌,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只能靠着父亲的照片和我那碎片化的记忆将他的轮廓拼凑起来。
记忆中,我与父亲一起生活的场景弥足珍贵。在我更小的时候,父亲还在家附近工作,他每天早上会把我扛在肩膀上,送我去幼儿园。那时的父亲很高大,肩膀宽阔。每次我坐在父亲的肩膀上,都会将脑袋耷拉在他的头顶,那种幸福无与伦比。每天放学,父亲都会在巷道尽头接我,手里备好美味的肉包子。我会冲向他,手舞足蹈地分享着幼儿园的趣事。父亲总是拉着我的手,微笑着看着他的孩子。后来,父亲调去了榆林工作,无法经常陪伴我们。他温柔的眼神和轻柔的声音在我的脑海中开始变得模糊。
我在母亲的安抚下,沉睡过去。不知过了多久,车窗外的雪下大了,山川大地一片白茫茫,道旁树枝上挂满雪绒花。因道路上有积雪,车子艰难行进。
我们终于到达父亲工作的地方。远远地,看见父亲面带笑容站在雪中等待我们。父亲的眼神和我记忆中一样温柔。这景象突然缓解了我赶路的急躁,感觉到久违的踏实。我心里特别激动,久别重逢的喜悦温暖了风雪天的寒冷,冲散了跋涉七百多公里的疲惫。
如今,随着交通的发展,以前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缩短至4个小时,亲人们团聚的距离也随着火车鸣笛声缩短。寒风依旧在我的脸庞刮过,但我心中的暖意却愈发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