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3日
韩城:建设文明乡风 助力乡村振兴
吴永刚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今年以来,韩城市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移风易俗新路径,培育文明新风,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驻村一年多来,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国庆节前后一个半月,我们村的红白喜事接连不断,而且白事一过就是7天,不文明婚闹行为也时有发生。”12月12日,说起推进村里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工作,韩城市芝阳镇清水村第一书记杜杨阳深有感触。
杜杨阳说,过去村里只要有一户村民家里过事,全组村民一个星期都不用开灶,都在事主家帮忙。针对此现象,村两委会决定坚定不移地推动红白喜事改革,让红白喜事“减肥瘦身”。
今年4月,清水村通过组织党员召开座谈会,围绕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话题展开交流,形成了《清水村红白喜事新办意见》,从宴席举办天数、桌数、烟酒标准、礼金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
经过半年多的有效治理,如今,清水村红白喜事从申报机制、规范流程有据可依。白事由7天压缩至不超过5天,可节约费用3000元~5000元。全村基本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文明新风。
一城文明风,满目皆新景。今年以来,韩城市聚焦“婚丧嫁娶”陋习整治重点,突出群众主体,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十大专项行动,扎实推动“红白理事”新风尚,以移风易俗“小切口”推动城市乡风“大文明”。
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桑树坪镇结合实际,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践行新风尚、传播正能量。“今年,我们不断拓展移风易俗宣传渠道,利用公众号、视频号、村组微信群等渠道,广泛宣传移风易俗小知识、典型案例,结合生活中抵制高价彩礼、举办升学宴等身边事制作视频4期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的意义,让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桑树坪镇纪委副书记胡蓓说。
与此同时,韩城市打造了一批移风易俗示范镇(街)、示范村(社区)、示范户,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扎实开展。龙门镇东白矾社区《“红白理事会”理出婚丧嫁娶新风尚》入选陕西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全市共打造移风易俗示范村17个、社区7个。
今年11月1日,韩城市“宣传新思想 弘扬新风尚”移风易俗主题文艺巡演活动在金城街道正式启动。节目内容主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微宣讲”、小品、快板、三句半等多种形式,并适时在各镇(街道)开展巡演,让移风易俗走进每个村落、每户家庭。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今年以来,韩城市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移风易俗新路径,培育文明新风,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驻村一年多来,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国庆节前后一个半月,我们村的红白喜事接连不断,而且白事一过就是7天,不文明婚闹行为也时有发生。”12月12日,说起推进村里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工作,韩城市芝阳镇清水村第一书记杜杨阳深有感触。
杜杨阳说,过去村里只要有一户村民家里过事,全组村民一个星期都不用开灶,都在事主家帮忙。针对此现象,村两委会决定坚定不移地推动红白喜事改革,让红白喜事“减肥瘦身”。
今年4月,清水村通过组织党员召开座谈会,围绕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话题展开交流,形成了《清水村红白喜事新办意见》,从宴席举办天数、桌数、烟酒标准、礼金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
经过半年多的有效治理,如今,清水村红白喜事从申报机制、规范流程有据可依。白事由7天压缩至不超过5天,可节约费用3000元~5000元。全村基本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文明新风。
一城文明风,满目皆新景。今年以来,韩城市聚焦“婚丧嫁娶”陋习整治重点,突出群众主体,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十大专项行动,扎实推动“红白理事”新风尚,以移风易俗“小切口”推动城市乡风“大文明”。
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桑树坪镇结合实际,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践行新风尚、传播正能量。“今年,我们不断拓展移风易俗宣传渠道,利用公众号、视频号、村组微信群等渠道,广泛宣传移风易俗小知识、典型案例,结合生活中抵制高价彩礼、举办升学宴等身边事制作视频4期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的意义,让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桑树坪镇纪委副书记胡蓓说。
与此同时,韩城市打造了一批移风易俗示范镇(街)、示范村(社区)、示范户,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扎实开展。龙门镇东白矾社区《“红白理事会”理出婚丧嫁娶新风尚》入选陕西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全市共打造移风易俗示范村17个、社区7个。
今年11月1日,韩城市“宣传新思想 弘扬新风尚”移风易俗主题文艺巡演活动在金城街道正式启动。节目内容主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微宣讲”、小品、快板、三句半等多种形式,并适时在各镇(街道)开展巡演,让移风易俗走进每个村落、每户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