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与爱同行 陕耀三秦
一双眼,两双手,三个人,凑成了一个家
    赵乐在商场里演奏。

    ①赵乐参加助教工作。

    ②饭后,一家人听赵乐弹奏钢琴。

    ③赵乐和小伙伴一起排练节目。

    扫码观看视频

  本报记者 邵林喜 见习记者 张涵 张梦馨 文/图
  “所有的美好都有遗憾,没有十全十美的。”12月2日,面对镜头,赵聪宁轻轻地说出这句话。不久前,在共青团渭南市委员会、渭南市残疾人联合会、渭南市广播电视台等单位的帮助下,赵聪宁的儿子赵乐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在渭南师范学院举行,可惜那天恰逢骨折的妻子出院,夫妻俩只能遗憾缺席。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一家人生活在渭南市临渭区官底镇店张村,赵聪宁失去了双臂,妻子韩平利是位盲人,儿子赵乐双眼因先天性斜视、弱视,并伴有黄斑变性,仅有微弱光感。医生说,到了25岁,或许连这点光感都会消失,而赵乐今年已经21岁。
  “弹琴挺好”
  赵乐还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一定的音乐天赋。他在完全没有接受音乐培训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摸索着在玩具电子琴上弹出《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调子。于是,赵聪宁托人辗转打听,联系到了钢琴老师代斌和苌雅静夫妻,希望将赵乐送去学一学弹电子琴。“我们村里有人说,娃能弹琴,将来跟着乐团跑跑白事,也能行,算是一门技术。”赵聪宁觉得弹琴挺好,儿子喜欢,将来也能养活自己。只是他没想到,原本规划好的学琴之路在一开始就“拐了个弯”。
  “当时乐乐个子还小小的,很安静,拉着爸爸空荡荡的袖管。”回想起十年前初见赵乐父子的画面,苌雅静记忆犹新,“本来打算让他学电子琴,我最后看调琴也是一个问题,因为他看不见琴键,我说那算了,让娃先试试钢琴。而且电子琴班是大课,钢琴是一对一教学,更适合乐乐的情况。”刚开始的试听阶段,课程是免费的,赵聪宁夫妻俩当时完全不了解钢琴课的收费情况,苌雅静和代斌也默契地没有提起收费问题。后来,赵聪宁打听了一下,一节钢琴课要100多元。“供不起,太贵了。”赵聪宁回想起那段纠结的日子,还是有些难过。
  “不学了,没啥”
  盲校三年级读完后,赵聪宁打算让赵乐辍学,学费、路费、生活费加在一起一年要一万多元,对这个家来说是笔巨款,懂事的赵乐也不愿意让家里再承担更多的压力。“当时也是刚学不久,和钢琴还没有很深的感情,就想着家里负担不起就算了,不学了,没啥。”赵乐抚摸着琴键说。
  学钢琴的第二个学期,赵乐没去。苌雅静和代斌坐不住了,他们很珍惜这个特殊孩子难得的天赋。或许,改变这个家庭命运的钥匙就藏在这个孩子身上呢?于是,他们专门来到赵乐家里,和赵聪宁谈了许久,决定免除赵乐所有的学费。“娃能学到什么时候,我们就免费教到什么时候。”苌雅静斩钉截铁地说。
  “这个机会对我来说太不容易了,别人学琴都要掏一两百元的课时费,我可以免费学。所以我必须要好好学,不浪费机会。”回想起得知自己可以继续学琴的那个时刻,赵乐语气里是掩饰不住的激动。后来,苌雅静和代斌任教的老年大学为赵乐举行了募捐,募得了一架3万多元的钢琴以及2万多元的善款,赵乐得以在家练习钢琴,并且能够继续去西安的盲哑学校接受教育。
  “我们舍不得他做按摩”
  寒来暑往,十个春秋转瞬即逝,赵乐拽着爸爸的袖管走了无数遍从家到学校的路。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现在的熟门熟路,他的钢琴之路也是如此。赵乐是苌雅静和代斌遇到的第一个特殊学生,夫妻二人倾注了大量心血,陪着赵乐一路考到钢琴十级。对于非科班练习者来说,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能够达到《肖邦练习曲》初级程度,对音乐的理解和演绎基本达到音乐学院专业基础水准。
  考过钢琴十级后,苌雅静和代斌又操心起了赵乐的工作。“我们联系了很多用人单位,也咨询了临渭区残联的工作人员,人家都说‘那就盲人按摩嘛’。”苌静苦笑着说,“说实话,我们舍不得他做按摩,而且按摩会影响乐乐的手。他十年的学习和努力或许会废掉。后来我和代老师商量着,把乐乐留在我们开设的艺术学校当助教,可以一边接着学习,一边做一些辅助性的教学工作。他从小在这儿长大,对这里的人和环境已经很熟悉了,我们也放心。”
  “音乐带给他很多快乐”
  难得的是,从一开始,赵聪宁和妻子韩平利就没有想过因为赚钱多而逼迫赵乐去学习盲人按摩。“之前我们村里有一位盲人按摩师,建议我们让乐乐跟他学按摩,但是乐乐不喜欢,他就喜欢音乐,音乐带给他很多快乐,我希望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韩平利的心态很好,虽然看不见,但也一手将赵乐带大。在她的影响下,赵乐是一个活泼、开朗、爱笑的男生,很容易就和周围人打成一片。
  “乐乐还在盲哑学校的时候,每周五陕西白手仗视障服务中心都会到学校讲课,就是讲如何让特殊孩子更快乐地成长,我基本听完了全部课程。”赵聪宁说,“我就觉得,我要让乐乐开开心心地长大,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宽裕,但我们还是要努力支持他学自己想学的。了解到我们家的情况后,临渭区残联、村上、苌老师和代老师,还有许多社会上的好心人给了我们很多支持,我们一家绝不能辜负这些珍贵的善意。”
  现在,赵乐每周六早上会自己摸索着从村里到市里,结束助教工作后再自己回家,一个月有1000元的收入。赵聪宁自豪地告诉记者,赵乐现在搭车、吃饭都是自己负担,他觉得儿子很了不起。更让一家人感到开心的是,赵乐有了越来越多的公开演奏机会。“有一些残疾人音乐节、残疾人文艺汇演,或者残联组织的一些活动,我都会积极参加,一开始还会紧张,现在慢慢投入进去,就很享受舞台。”赵乐笑着说,他很珍惜每一次登台演出的机会,在家里也几乎一整天都“粘”在琴凳上,用大量的时间精进自己的演奏水平。
  陪伴了赵乐十年的钢琴就摆放在家里小小的起居室内,每当赵乐弹起钢琴,父亲和母亲就会放下手头的活儿,静静地坐在床边。母亲看不见,但耳边是儿子指尖下流淌出的旋律;父亲伸不出双臂,但眼里全是儿子愈加挺拔的身影。在《命运交响曲》激昂有力的曲调中,一家人坐在一起感受音乐的力量。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