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2日
党建聚合力 产业富乡邻
马宏涛 本报记者 靳天龙
11月16日,走进洛南县景村镇食用菌产业示范园香菇种植基地,只见一袋袋菌棒整齐排列,朵朵肥硕的香菇生长在菌棒上,格外吸人眼球。工人穿梭于大棚间,将成熟的香菇采收进筐。棚外,远道而来的收购商正忙着过秤、装车。
“我们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销售,与四川成都、绵阳等地客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年产值达400多万元。”香菇种植基地负责人杨文彬说。
今年以来,景村镇聚焦“党建链”引领产业链发展,强化产业链主体之间互助。组建产业联合党支部,通过“党建联盟+村党支部+企业+农户”四级联动,整合多方资源要素,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积极探索园区保技术、订单保收购,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产品带市场,集体收租金、务工赚薪金、入股有股金、经营得现金的“两保三带四金”食药用菌产业模式,全力推进食药用菌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精细化发展。
“产业联合党支部带动村与村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推进村党支部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双提升。”景村镇党委书记苏赟说。
“示范园现有标准化设施大棚40座,园区建设有冷藏、烘干设施,年种植香菇80万袋,企业年盈利24万元,群众土地分红2万元,联盟村年分红3000元,带动村集体增收。”下涧村党支部书记李恩乾介绍,该食用菌产业示范园还带动附近3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1.2万元。
截至目前,全镇开展食药用菌培训32场(次),培训产业技术人才80余名,辐射带动蟒岭沿线的沙坪、灵官庙、光明等村发展香菇、平菇、木耳、猪苓等食药用菌产业,不断拓存量、挖潜力,提效益、促增收,形成“联盟共建、产业共赢”发展新格局。
11月16日,走进洛南县景村镇食用菌产业示范园香菇种植基地,只见一袋袋菌棒整齐排列,朵朵肥硕的香菇生长在菌棒上,格外吸人眼球。工人穿梭于大棚间,将成熟的香菇采收进筐。棚外,远道而来的收购商正忙着过秤、装车。
“我们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销售,与四川成都、绵阳等地客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年产值达400多万元。”香菇种植基地负责人杨文彬说。
今年以来,景村镇聚焦“党建链”引领产业链发展,强化产业链主体之间互助。组建产业联合党支部,通过“党建联盟+村党支部+企业+农户”四级联动,整合多方资源要素,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积极探索园区保技术、订单保收购,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产品带市场,集体收租金、务工赚薪金、入股有股金、经营得现金的“两保三带四金”食药用菌产业模式,全力推进食药用菌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精细化发展。
“产业联合党支部带动村与村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推进村党支部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双提升。”景村镇党委书记苏赟说。
“示范园现有标准化设施大棚40座,园区建设有冷藏、烘干设施,年种植香菇80万袋,企业年盈利24万元,群众土地分红2万元,联盟村年分红3000元,带动村集体增收。”下涧村党支部书记李恩乾介绍,该食用菌产业示范园还带动附近3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1.2万元。
截至目前,全镇开展食药用菌培训32场(次),培训产业技术人才80余名,辐射带动蟒岭沿线的沙坪、灵官庙、光明等村发展香菇、平菇、木耳、猪苓等食药用菌产业,不断拓存量、挖潜力,提效益、促增收,形成“联盟共建、产业共赢”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