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苹果红了 致富梦圆了
  本报记者 杨磊 通讯员 张伟 康烁
  11月8日清晨,白色的薄雾笼罩着延川县文安驿镇果园。工人们一大早便手持篮子,穿梭在果树之间,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成熟的苹果。这些工人大多是来自各镇的居民,苹果采摘期间,受雇来到果园专门从事苹果采摘工作。
  “我每天工资是200元,忙个20多天,能挣近5000元。”文安驿镇居民冯庭前告诉记者。
  近年来,文安驿镇积极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苹果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苹果的价格逐年攀升,为果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这块富士园子,每斤苹果能卖3.8元,前两天刚预订出去,收入6万元。”文安驿镇杜木塬村村民刘文雄说。
  今年文安驿镇的苹果不仅产量十分喜人,且色泽鲜艳、香气扑鼻、脆甜多汁,这得益于果农的辛勤耕耘和科学化的种植管理。
  “文安驿镇有23866亩苹果,其中挂果面积16306亩。全镇为提高苹果品质,选择物理防治和施加农家肥,采用老旧果园挖改、密闭园间伐、坑施肥水等措施,结出的苹果口感甜、果味足,苹果价钱也十分可观,亩产在3000斤到5600斤之间,收益在1万元到1.8万元之间。”文安驿镇干部强鹏介绍。
  走进延川县大禹街道北塬村果农杨军章的果园,一行果树上结满了鲜红透亮、饱满圆润的苹果,另一行则结满了被蓝色纸袋紧紧包裹的苹果。杨军章介绍,红色的苹果叫瑞阳,被蓝色纸袋包裹的青色苹果名叫瑞雪。作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杨军章在决定改种瑞阳、瑞雪品种时可没少下决心。
  “我这6亩园子,苹果个头、颜色、表光性都很好。去年卖到西安,一斤7元。村里我是第一个栽瑞雪、瑞阳的人,刚开始时大多数人不看好这个品种,劝我不要栽,但我还是决定试试。”杨军章说。
  如今,杨军章带动了村里不少果农陆续发展起了新品种苹果产业,每到苹果采摘季,外地的果商便会蜂拥而至,往往还没等果子完全成熟便被提前订购一空。
  在杨家圪坮镇上大木村,来自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为果农讲解苹果保险的好处。当下正值苹果采摘的黄金时节,同样也是雨水较多的季节,为防止自然灾害的突袭让果农一年劳动成果付诸东流,保险公司专门为果农制定苹果保险,为苹果产业兜底。
  “我们提供的政策性苹果保险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投保率90%以上。我们是给予最低兜底,主要防止农民在灾害面前致贫。今年7月份上大木村发生一次风灾,我们组织工作人员经过初次查勘、二次复勘、三次定损工作,为涉及的投保农户赔付了7.8万余元。”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农险专员高明龙说。
  与此同时,杨家圪坮镇在苹果销售上还选择主动出击,积极运用互联网直播带货。在上大木村果园里,村党支部书记刘文明在镜头前热情地介绍着村里的苹果,身后则是果农繁忙的打包装箱情景。
  “最近我组织了一个直播团队,有村里的年轻人,还有镇上的年轻干部,一起进行直播卖货,在抖音、快手及其他一些直播平台卖苹果。目前我们这个团队卖了5000多斤苹果。通过这段时间直播,我们的粉丝数和购买数一直在上涨。”刘文明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