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陕西:学用“千万工程” 推动乡村“蝶变”
  本报记者 张恒
  2023年,我省全面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彰显三秦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省上下聚力实干,成效逐步显现。
  村房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文化墙色彩斑斓……11月6日,漫步在眉县汤峪镇楼观塬村,整个村落充满诗意,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楼观塬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促进猕猴桃、中草药等农产品增产增收的同时,不断发掘产业项目,建设完成百亩猕猴桃示范园项目;新建60吨冷库,并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收益,利用乡村振兴衔接项目菜籽油厂创建“楼观缘菜籽油”品牌运营良好;集中力量解决厕改难题、实现垃圾有效收集与转运、解决生活污水排放问题等,村民居住环境得到大改善。
  我省持续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实施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村集体经济经营收益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社区)达65.7%。着力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累计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487.2万座,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占比达93.7%。
  和楼观塬村一样,宜君县哭泉镇淌泥河村也实现了美丽“蝶变”。为了让群众有钱赚,让环境更美好,让老百姓腰包更鼓,让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淌泥河村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建成215亩高标准山地苹果示范园,实施山地苹果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安装果园护栏网和防雹网,助力山地苹果示范园发展;践行“旅游促民宿、民宿促旅游”的发展理念,不断丰富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农事体验等旅游新业态。
  同时,淌泥河村坚持高位推动,实施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全面提升村级人居环境。全村道路硬化率、安全用水率、通电率、网络覆盖率均达100%。建成污水处理站1处,配备垃圾车1辆,实施210国道沿线临街建筑美化工程,整治农户房屋及庭院78户,建成污水处理站、建设晾晒场。
  如今,我省以“千万工程”为引领,一手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手抓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等工作,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建设彰显三秦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在人居环境改善、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提升上持续下功夫,让乡村更美、群众生活更好。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