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1日
野酸枣

李会芳
周末,与朋友进山,一览大秦岭层林尽染的美景,没想到竟有意外的收获。
沿崎岖小路行走,山崖上一簇簇红宝石般的小果子映入眼帘,两位背着竹篓的山民正在采摘。“是野酸枣!”我们不约而同地欢呼,像发现了宝贝似的急忙向前走去。来到这片野生的枣林前,我迫不及待地伸手摘一颗放进嘴里,成熟的风味在口腔里扩散开来,酸中带甜的味道是我儿时的记忆。
小时候,在老家农村,这种野枣树生长在荒草丛生的小径旁、崖背上、坡地里。说是枣树,其实它并不高大,主干也就拇指粗,枝条纤细,长椭圆形的叶子密密匝匝,身上还有不起眼的尖刺,扎人毫不留情。若是路上遇到野酸枣树,我经常退避三舍,绕道而行。但到了秋季,野酸枣树结了果子,情形就大不一样了。青枣脆,红枣绵,半红半黄似蜜甜。那百吃不厌的酸甜味道,有谁不喜欢?特别是霜降过后,果子红润饱满,如繁星、似玛瑙,令人垂涎欲滴。
摘野酸枣是童趣,也有血的教训。记得有天下午放学,我与同学一起去摘野酸枣,看到坡顶的悬崖上有枣树缀满了红果,可是从下向上攀爬难以够着,从上往下探摘危险至极,只好望枣兴叹,咽着口水离开。转到斜坡上,好不容易找到够得着的枣树,我用左手握着棍子拨开旁边的枝条,右手小心翼翼地摘取那诱人的小枣,可是没摘几颗,还是被锋利的尖刺划破了手背,鲜血直流,疼痛难忍。可当我吃到一颗野酸枣满口生津时,暂时就忘记了手上的伤痛。
摘野酸枣不但解了我的嘴馋,还经历了摘枣的乐趣。特别是第二天早晨,我把摘来的野酸枣带到学校,课余时间掏几颗与同学们分享。大家一边嚷着酸一边又抢着吃,往往一颗枣可以在嘴里停留一节课,酸之若饴,久久回味。
离开了老家,曾经熟悉的野酸枣就很少见了。如今,在山里偶遇野酸枣,激起了我的童心,我一边采摘,一边与山民攀谈。一位山民风趣地说:“秋吃酸,病不沾。常吃酸枣养心补肝助睡眠,你多摘点回去晾干泡茶喝。”另一位山民抢着说:“这些野酸枣可以入药,有人专门到村里来收购,而且收购价格年年攀升。”
看来,这些野酸枣不仅给人们带来采摘的兴趣,还蕴含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成为村民致富的“幸福果”。我不由心生惬意,感受到无尽的愉悦。秋阳照在身上暖暖的,也照得野酸枣更加鲜艳。